第18章 第 18 章(1 / 1)

就在平儿几人进这院子的前一天,在上房老太太处请安时,这府里的管家奶奶王熙凤笑得一脸爽朗,“之前我想着,宝玉和几位姑娘都还小,身边缺不得人,园中虽紧着用人,但到底还是让这几个小的先挑了再‘可着头做帽子’,没想到宝玉如今大了,也会体谅人了,昨儿打发人和我说,他院里如今被老太太身边的袭人和晴雯打理得色色妥当,一时半会儿倒不用进人。”

史老太君听了凤姐这番话,心中很是欢喜,连连摩挲宝玉的手,对坐在下首的王夫人道,“昨儿你们老爷逛完园子,还和我抱怨说,‘宝玉专在诗词这种小道上下功夫’①,如今看看,可不是长大了,知道你嫂子管家的难处了。”

王夫人坐在下首,微笑应道,“是老太太教得好。”

早就从侍书那里知道了来龙去脉的探春闻言终于放心,扭头一看,迎春还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不由得一边生气,一边还得为她把之前的话圆上,“今天早起,二姐姐还和我说,二嫂子手头的事情多,我们在太太这边,一应起居再没有不妥当的,并不需要再添人了。我还想着今天过来和老太太说呢,没想到叫二哥哥在我们姊妹前头开口了。我们姊妹只知道身边最好不添人了,却没想到园子那边还缺人呢。果然二哥哥昨儿这院子游得妙!”

王熙凤伸手亲昵地拍了拍探春的额头,笑着打趣道,“依我看,你这丫头就是个来做顺水人情的。知道你嫂子我如今一天天的实在是忙,怎么连一盏茶都不给我斟?”

探春忙让侍书将放在一边的茶壶端过来,亲手给凤姐斟了茶。众人一笑,这件事就算定下了。只是,看着最后终于反应过来,要给凤姐斟茶的迎春,再看看那杯被凤姐沾了沾唇就放下的茶,探春的也只有暗自叹气了。

这会儿平儿站在院子里,对着一院子的丫头们的未来也同样满心感慨,“二奶奶昨儿禀了老太太、太太,如今万事以娘娘为重,咱们国公府添人倒是小事了。既然园子里如今缺人,府里没有从园子里截人的道理,你们这批就都去园子里伺候吧。”

既然所谓“这一批”都送到园子里,那想来不管是昨天被平儿挑中的、还是被袭人挑中的,统统都不作数了。而且,“这一批”丫头代指的应该不仅仅是这一个院子里的丫头,还有许多差不多时候进府的丫头,比如让这院子里的丫头们有优越感的“宋妈妈教的”丫头们,应该都包括在内。

平儿此言一出,众丫头的脸色已经不完全是苍白了,有几个脸上的颜色甚至有朝青色发展的趋势,看来是真的气狠了。虽说倒霉的不止这一个院子,可原本这个院子里的人是最有可能被分到主子身边的呀!更别提几个原本被挑中的,完全被今天这个消息给打蒙了。

平儿的话毕,就见几个管事妈妈对着白妈妈笑道,“老姐姐放心,我知道自你手里调理出来的丫头都是拔尖儿的。老爷和宝二爷前儿逛院子,刚题了好些轩馆的名儿,你们这批丫头运道不错,如今进去,都是分到这些轩馆里去的,若有表现特别好的,说不得能被选到正殿去服侍呢!”

人家特意给了白妈妈脸面,白妈妈也只能顺着台阶下来,对着那管事媳妇点了点头,“把这些丫头交给你们,我这差事也算卸了。以后哪个丫头不好了,你们也不必顾忌我的面子。”

这次重新分差事,和上次挑人的时候还是很不一样的。管事妈妈们根本就不问每个丫头擅长什么:在她们看来,这些丫头不管擅长什么,以后也就这样了。除非能让已经成了娘娘的大姑娘看中了带进宫里去,不然,留在行宫一样的园子,就算有个擅长的手艺,也只好用来换银子罢了。

别看这些管事媳妇们如今也是一天天地泡在园子里,可只要娘娘省亲结束,她们这些人是要回国公府伺候的。这些小丫头么……有的管事媳妇啧啧了两声,谁叫命数不济呢?

一院子的丫头分成四五队,各自跟着管事媳妇进了园子。

虽说在现代看过的园林也不算少,但麦光还是被刚一入园的景色惊了一下:她面前的是一座山!不是那种由精巧的太湖石叠出来的四五米的假山,而是货真价实的一片沙土,抬头看不到山顶的那种。

虽然早就听说古代的勋贵可能会把山河湖海都圈到自己家,但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这山应该还只是个半成品,可能上面还要补种一些花木。麦光不由得暗自感慨,说起奢侈来,还得看这些古代勋贵啊。

带着麦光的管事媳妇也不管这些小丫头们这会儿在想什么,只带着人从山脚绕到这山的南面,只见向东有一道桥,过了桥,管事媳妇又带着众人走了一会儿,就见前面有几间茅草屋。

茅!草!屋!

麦光惊呆了。拜刚来这个世界过的那半年日子所赐,她对茅草屋一直没什么好感。回想自己这一帮人学规矩的时候,虽然住的是大通铺,但好歹也是砖瓦房啊!怎么过了试用期,这待遇不升反降啊?!

当然,震惊不过只有一刹那。等麦光心绪稍平,她就能看出那所谓的茅草屋虽然用黄泥抹了墙面,稻草铺了屋顶,但墙面平整,稻草的粗细、长短都十分整齐,一看就是古代勋贵特意订制的农家乐,不是真的茅草屋。

那管事媳妇——刚才过来的路上,麦光听见有人叫她徐妈妈的,这会儿把人带到这边,径自吩咐道,“如今园里有好些地方还不齐全,刚才过来的路上你们也见了,好些地方缺花木。”说着,徐妈妈扫视了一下四周,似乎是对这个院子的四周,似乎对这个院子的环境满意极了,“这里,暂时是当花房用的。你们以后就负责在这里把花苗照顾好了,然后找妈妈把花苗移栽到园里还缺景致的地方,知道了吗?”

麦光恍然。听这管事的意思,这里当做花房用是临时的,别说,这些管事们还真挺会找地方的。她刚才一路细心观察了,在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大户,不说院子里的大部分轩馆都是粉墙黛瓦,甚至还有不少院门已经用朱红的颜料涂了的。若是在那样的院子里种花、移栽,一不小心撒墙上一点土,用上几个月,那院子就不能看了。

这个院子本就是仿农家的院子建成,虽说仔细观察之下,这院中的土路都是用筛了又筛的细沙铺就的,但墙面是黄泥的、院门是竹篱的,即便有泥土不小心落在院中也十分好打理。

思绪转了一圈儿,见别的小丫头已经俯下身去,麦光连忙跟着众人一起答“是”。

毕竟之前府里还是发过一些东西的,小丫鬟们背着的包袱也有一定重量。带着众人认识了她们以后要当差的地方,徐妈妈又亲自将人带到了丫鬟们住宿的地方。目前这园子里的花房好像还没有别的丫鬟,麦光这些人住得很宽敞了:四人一间。据说,如果真到了主子身边伺候,得到了二等才能有这待遇呢!

有了之前一个月的大通铺生活,麦光对这种四人间倒是没什么不习惯的。几个室友虽是第一次见,但是往这园子来时大家都交换过名字了——分别叫红果、苗苗和绿波。

问了众人的名字后,徐妈妈点点头,“行,没有那种喊一句能在园里找出十个的名字,就先用着吧。”

看着小丫鬟们安置好脸盆等日常用品,徐妈妈又带着这些小丫鬟认了这园里的厨房——就在刚才他们绕过的山旁边,一边嘱咐几人,“如今园子里人来人往的,你们几个若是从花房出来,最好结伴。”

众人都点头应了。

大概熟悉一下生活环境,一上午的时间就又不见了。吃过了中午饭,徐妈妈将刚从库房里翻出来的木桶扔给几人,指着门前那一排栽得整整齐齐地花苗道,“到了浇水的时候了,知道去哪打水吗?”

进了园子后,几人一路过来,正经经过了不少有水的地方。红果连忙点头,“咱们来时还看到有桥呢。”

徐妈妈点点头,吩咐这帮来的丫鬟们一帮人去打水,还有一些就留在院子里搬花:这些花都是上午从屋里搬出来的,有些喜光、有些厌光,当时摆放的时候,当然是充分考虑了这些花的特性。可一上午过去了,有些能照到阳光的地方也变了,徐妈妈可不得安排人把这些花盆都搬一遍嘛。

麦光和红果被分到了打水那一组。以两人的身高,每人一个桶肯定是提不起来的,合力抬一桶水还差不多。或许是住在一起的人天然就有几分亲近,当麦光脱口而出“红果你要不要和我用一个桶”的时候,就见红果也对着她张了张口,像是要说什么的样子。

二人相视一笑,一起抬着桶回了原本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