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刺客惊现情势危(1 / 1)

大势不妙——

一辆马车从城外驶来,马车外只有一个穿着短打的瘦弱奴婢牵着马绳掌握方向。马车简朴老旧,走起来吱吱呀呀作响。

看起来似乎很寻常。

然而细看来车,车窗被帷布遮挡得严严实实,车轮下压,车辙深而覆,似乎是车厢内承载了许多重物。

再是定睛一看,坐在车舆之前的奴隶御者将头颅深深低下,双手死死攥紧手中的缰绳,似乎可以看见身躯的瑟瑟颤栗。

这马车必有古怪!

想到刚刚因风起掀起马车帷布时,看见的些许反光,赵栀心间一凛,提高了警惕。

莫不是赵胜蔺相如故技重施又派人来刺杀?

这才安稳几天?不能给他她和秦倬放个长假吗?

赵栀腹诽,却是快走两步挡在秦倬一侧,预防不测。

荀卿的脚步缓了一缓,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赵栀,余光又从后面的马车上略过。思索之下,右手抚住腰间的佩剑。

难道真的是刺客出行吗?

平原君、蔺相如竟然真的在如此风口浪尖之际,公然刺杀秦太子?

赵栀心中难解,不太相信赵胜与蔺相如会是如此莽撞之人。

蔺相如以完璧归赵扬名四海,又因渑池之会受封上卿,但两次刀尖行走,岂是只靠畏不惧死?

完璧归赵以和氏璧毁威逼秦王,渑池之会又以五步血溅逼秦王击缶。看似只是凭借匹夫之勇,但事实上,蔺相如谋定而后动,以谋略功成身退。

至于赵胜,战国四公子,受封平原君。在历史上为赵国的国之柱石,几度挽赵国与狂澜即倒。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更是平原君赵胜所暗中谋划,最后促成了五国联军合纵抗秦的局面。

如此以谋略闻名史书的两人,真的会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选择再次刺杀秦太子吗?

赵栀按耐住心中的疑问,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即将驶来的马车上。

总不能是被秦倬气糊涂了吧?

赵栀按住剑柄,等待着可能到来的刺杀。

时维九月,田间尽是忙碌的农人。辛苦耕作了一年,农人终于快要迎来收获的喜悦。

即使他们仍是吃不饱。

但他们一直在为吃饱努力。

士大夫之流眼中从来看不到这些农人。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食邑又少了赋收,自己和另一家士卿结了怨,明天要去王上那里告上一笔……

这是封建社会的常态。

更何况战国连封建社会都不算。

所以秦倬的言论才在荀卿眼里如此耳目一新,甚至是惊世骇俗。

秦倬不喜欢这样。

秦倬想要改变这样的战国。

一辆马车吱呀作响,从田边而过。车舆沉重,留下深深的车辙印。

秦倬的目光停留在这架年久失修的马车上。清风拂来,吹动了车窗上的帷幕。

车舆中似有两三人影。最前的人手持弯弓,似乎搭上了箭羽——

一道寒光闪过——

箭矢如霹雳般袭来,夹杂着凛冽的秋风,直直射向秦倬——

危矣!危矣!

秦倬惊骇,手臂上却传来一阵力度,身旁的信陵君出手,将他拉离了箭矢冲来的方向。

踉跄之下,秦倬抬眼,只见箭矢飞来的方向,赵栀荀卿同时拔剑,铿锵之间斩断飞箭的尾羽。

箭矢被斩成三段,下坠,落地。

赵栀却是脚步不停,和横剑冲向眼见一箭不中提锤下车欲要近身的彪马大汉。

呵,看起来还是个大力士。

赵栀冷笑一声,躲过力士临近一砸,顺势踩到马车车辕上,劈剑结果了来不及躲闪的弓箭手。

力士见赵栀须臾之间便斩杀了自己一方的同伴,遂大怒,挥动手中的两柄流星巨锤,将围聚过来阻拦刺客的护卫清出一片空地,冲向赵栀。

赵栀面色不变,冷静将一边的持缰马奴踢下马车,随后看着抡来的巨锤从容一避,躲过呼啸而来的一击。

古代力士必备武器,流星锤。虽是杀伤力巨大,但也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太过笨重,无法像刀剑一般轻易改变方向。

那力士如今便陷入如此窘境。一击既出,电花石火之间,力士只能眼睁睁看着赵栀躲过自己的致命一击,随而提剑而上。

剑出即斩!

力士大惊失色,强行收锤后退,身形晃了两晃。站稳之后,力士不敢轻视这白面游侠,目露凶光,再度握紧双锤而上。

赵栀抬眼,眼神微闪,不打算与其正面相对,左右周旋寻求破绽。

力士一时之间难寻进攻之机,更显烦闷,咬牙提锤向前一抡——

重锤扫过,掀起一阵尘土。赵栀惊险擦身而过,被刺客的一番进击激起了胜负之欲。

想她赵栀,家传武学,被一众大家赞为不世出的武术奇才,打遍同龄无敌手。

穿越之后,更是趁无人之人尝试扛鼎,自认有秦武王之资。

今日若是败于一无名力士,岂不是要贻笑大方,从此在秦倬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区区一莽夫力士,岂可斗胜于我?

赵栀面含怒意,干脆以伤换伤,拼着重锤而上,举剑相击——

剑锋被力士手中的锤身挡住,两器摩擦,火花四溅。

赵栀回剑,正欲再度上前,却听有一声暴喝从不远处传来——

“竖子安敢伤吾主!”

话音未落,但见一柄长刀从远处凌空掷来,力士一时不察,躲避不及,竟被长刀刺穿了腹部——

赵栀一愣,垂眸看去,正见一道格外眼熟的刀锋。

正是前两日,赵栀在秦太子府中左挑右选,寻得的一柄雀纹盘锦宝刀。

而后为安抚门客,将宝刀赐下。

来人正是门客符寇!

这位跟随公子章进行沙丘之变,护持恩主遗脉免遭屠杀的门客符寇,再度于危境之间,救下赵栀。

赵栀心情一松,迎上去握住了门客的手,感激涕零:

“符寇,你又救了吾一次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唯有符寇方是吾之肱骨啊!”

太宗陛下对不住了,先浅抄一下您的《赐萧瑀》。

赵栀内心向未出生的唐太宗李世民致歉,脸上仍是一副感动之色,紧紧握住门客符寇的双手。

刺客失去行动力,被一窝蜂涌上的侍从制服捆绑。直到此时脱离险境,秦倬才敢上前,凑到赵栀身边,绷着脸打量赵栀身上的伤口。

说是伤口但也不算伤口。只有几处擦伤以及青紫的撞痕。

见赵栀身上没有明显的重伤,秦倬这才松了口气,吩咐侍从去拿伤药来,顺便也将目光移到来人身上。

秦倬看着门客符寇沉吟片刻,和颜悦色开口称赞:

“勇士高义,救孤与栀于水火,愿与千金以谢恩情!”

符寇闻言却是困惑地看了秦太子一眼,又用狐疑不定的视线在秦倬与赵栀之间转了一圈,嘴唇蠕动许久,迟疑地吐出一声谢恩。

“……”赵栀沉默,努力忽视门客逐渐变得不对劲的眼神。

秦倬不明所以。

侍从将刺客捆绑成一团,上前询问太子如何处置。

秦倬头疼地揉了揉眉心,左右看了看干脆命人先将人带回府中。而后转而向荀子与信陵君致谢。

方才千钧一发之际,荀卿同样是斩断了来箭。信陵君则是于秦倬左右拽了他一把,也拽醒了不知所措的秦倬。

荀卿并不在意。毕竟没有自己一剑,赵栀同样是阻住了刺客。而信陵君却是神色之间略带些许恍惚,听见秦倬的声音才勉强打起几分精神。

但魏无忌仍是心神不守。

在场几人大概也猜到信陵君魏无忌神思不属的原因。

刺客初现,魏无忌将秦太子拉到一边,便也想要上前助阵。然而抬视之间,却是惊觉那刺客格外眼熟,于是方阵大乱。

思索之下,魏无忌也认出那刺客,正是曾经在平原君府中所见的一猛士门客!

平原君竟真的派刺客刺杀秦太子?!

平原君派人刺杀秦太子竟让自己遇见了?!

魏无忌大惊失色,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帮秦太子躲过刺杀?

平原君赵胜乃是魏无忌的亲姐夫,且两人相知相交多年。若是赵胜得知自己站在秦太子这边,恐怕会心生恼怒,与自己争吵一番。

帮平原君刺杀太子?

先不提自己与秦太子相交言语之间,只恨是相识过晚。只说秦国势大,若是秦国太子身死魏国,那秦王必不会放过魏国。若是自己在其中插上一手,怕不是嫌魏国太过安稳?

左右为难难上加难,魏无忌踌躇之间只能选择按兵不动,坐视刺客行刺杀之举。

只是心中难掩心虚。

秦倬知晓信陵君与平原君相交甚厚,如今见信陵君并未相助赵胜便已是松了口气,自然也不会因对方不站在自己这边而心生疏远。

只是,这场刺杀真的是平原君赵胜所为吗?

秦倬皱了皱眉,侧目看了眼在打斗中被掀翻的马车。

马车普通,与城中任何一辆马车没有什么差别。车舆窗边,以厚厚的帷幕遮掩,只是此时被秋风掀乱,迎风翻腾。

丝绸帷布于风中飘舞,犹如美人绫罗锦缎,轻歌曼舞——

美人如云,歌舞升平。陇归之曲,绕梁不绝。

有人走进行宫,挥退了演奏的琴师,将一卷密报递与上位之人。

上位者接过密报,展开看了一眼,沉默良久才轻声叹息一声:

“怎么总是如此……得天之幸啊……”

炉中的熏香浓郁,烟雾袅袅而上,在半空中弥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