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个家(1 / 1)

韩流像是一阵龙卷风风,吹遍大江南北。

董只只每周末及寒暑假蹲点东大门,并升级为吕品牌的二级代购代理,七折拿货,利润增加一成。

短短一年时间,董只只吃尽红利,刨去所有开销,存下三十万。

随着韩妆、韩潮、韩剧在国内如雨后春笋,问题随之出现,从事代购的人越来越多,不乏专业代购,竞争压力极大。

以韩都衣舍为首的国产韩流女装品牌迅速崛起,款式相似,做工大差不差,价格仅有代购的一半,迭代出新快,抢走董只只大部分客户。

董只只带刘祖全去王姐烧烤搓一顿,那里已成为他们几个的聚集地,分析利弊:“奢侈品代购利润高,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你想,一样跑一趟,跑哪不是跑,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甚至是欧洲,哪里赚得多,就往哪里跑。”

刚入行那会儿,她没本钱,没门道,没经验,这种事情想都不敢想。

刘祖全有顾虑,这是条全新赛道,他认识的奢侈品代购,满世界飞,好几个已经在市南区买了大别墅。

他不是没想过,哪有董只只说的那么容易,现金流压力,重新找供货渠道,老客户接受程度,开辟新客户,都是问题。

董只只两瓶青岛啤酒入肚,打开话匣子,分析现状,跟他掰扯:“我的服装生意,差不多全毁了,顶多再做半年。现在就靠吕这个品牌代购代理商资格,二级代理,七折拿货,看起来挺赚钱,出货量也大,但你有没有发现,这牌子知名度越来越响,到时候人家卸磨杀驴,进驻中国独立运营,或者找国内代理,是几个亿的大生意,俺们没这实力,最后只有出局的份。就像悦诗风吟,年初人家来中国开店,你的代购代理资格说取消就取消,连声招呼都不打。更别说你手里的雅诗兰黛,代理资格都没,纯靠雇人排队。”

话糙理不糙,两人相熟已久,说话没那么多客套,董只只一句话,击中刘祖全要害。

他是中代购,这段时间,潮汕帮与乐天、新罗、新世界等免税店打得火热,柜台供货量急剧下滑,雇人排队,以前早晨四点蹲点,现在需要隔夜在商场门口支睡袋。

雇人成本上升,货却越拿越少。

刘祖全犹豫不决,在舒适圈里,待不长,跳出去,安逸久了,缺乏决心。

董只只倒起苦水,最近两个月去韩国,无非根据订单拿货,发快递到国内,几乎空箱子去,空箱子回,算哪门子代购,白白浪费限额,若代购奢侈品,或者顺道去日本跑一圈,搞点药妆,还能多挣点。

刘祖全深知,做奢侈品代购,不是一蹴而就,里头水深,门道多,提出折中建议,拉上梁晓和彭鹏,减少往返韩国次数,代购商品以邮寄为主,尽量多跑几个国家,以日韩、新加坡、泰国为中心,欧洲太远,暂时放一放。

先摸行情,两周一次,聚在王姐烧烤,交流信息。做几个月,把门道摸清,条件成熟再做,再不济,改做其他国家代购也行。

韩流席卷神州大地,青岛与威海两座城市,几乎有半数居民,一股脑儿往韩国冲,日照和大连也蠢蠢欲动,僧侣多粥少,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刘祖全倾向于稳扎稳打,董只只赞同,她决定在韩国把单子发完,顺道去日本做药妆代购,日代少,国内需求量巨大,驱蚊手环、龙角散、散热贴、电饭煲、马桶盖之类,最近很流行。

若顾客有意向奢侈品代购,可以先去探一波路。

几天后,刘祖全把四人召集在一起,其余两人最近收入锐减,尤其是彭鹏,有正经工作,丧失积极性,有点不想做了。

四人意见不统一,聊到深夜,店里顾客只剩他们一桌,老板娘已在打扫卫生,做收尾工作。

董只只跳到椅子上,举起青岛啤酒,喊道:“成与不成,不试试怎么知道?现在韩代是最风光的时候,我们已经错过做大做强的时机,往后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意只会更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另辟蹊径,不就多跑几步路的事嘛!我们代购,最不差的,就是体能。难倒你们忘了,当初入行时的那股子拼劲了吗?”

边上的刘祖全拉她下来,嘲讽她当时蠢得要死,带个拖油瓶出来跑代购,要不是碰到他,估计一趟下来要倒贴,赚的钱,全被弟弟路上吃光。

“鼎之是我弟,供他吃喝,我乐意。”董只只是宠弟狂魔,走哪不忘夸上两句,以前夸小的,后来发现大的学习成绩好,一并挂到嘴边。

梁晓发一圈烟,香烟叼在嘴里,拨弄下漂染的紫色头发,眯起一只眼,吐出一团妖娆的烟雾,渗出佛手柑的清甜:“你家鼎之还挺逗,上次跟我说,同桌跟隔壁班女生谈朋友,同学天天围着他打听细节,可有面子了,然后他感觉自己被冷落,要我做他女朋友,你说好不好笑。”

董只只晃晃脑袋,摆手道:“哎!别把他的话当真,他这个年纪,哪懂什么情情爱爱,小孩子玩过家家呢。”

彭鹏指向阴沉的夜空,时针分针已然交叠,示意说正题,明天还要上班。

若能赚点蝇头小利,他愿意做下去。鹏彭是农村来的,母亲长期卧床,经济压力大,这些年赚的钱,全搭了进去,亲戚朋友那边,还有不少外债。

梁晓是全职代购,没别的本事,全靠刘祖全帮衬,董只只的服装生意,带给她不少利润。

她中专文凭,做不来其他,习惯赚快钱,餐厅服务员这种工作,瞧不上眼。

彭鹏犹豫再三,决定试一试,目前工作收入,不足以维持母亲的医药费。

在刘祖全的安排下,四人分工明确。

各自手上业务,暂时不能丢,当老本吃,最近几个月,不以赚钱为目的,先熟悉行情,打通上游渠道,甄选优质客户。

刘祖全与威海帮大代购有些交情,其他人的韩代单子交给他,抽点路费和快递费,大部分利润留给他们。

董只只和以往一样,负责吕品牌的订单,这样保证每个人都有钱赚,就算白跑一趟,能兜底,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然后去日本,打开供货渠道,药妆、日本品牌美妆护肤品,以及摸清韩国和日本的奢侈品行情。

彭鹏会说英语,去香港,距离远,港代多如牛毛,青岛人过去,不具优势,但青岛本地这块有需求,可以反向带货,搞点电子产品什么的。

况且,那边是亚洲金融中心,遍地是机会,见见世面,看看有没有其他赚钱门道。

这是董只只的提议,她愿意把吕品牌的商品,原价出给彭鹏的顾客,倒贴车马费,当作补贴。

董只只诚意十足,话说到这份上,彭鹏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尽力一试。

泰国和新加坡业务,交给梁晓。她一有钱就去东南亚旅游,偶尔帮朋友带点东西,算是半个代购,对当地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王姐烧烤四人小分队正式成立,目标只有一个:搞钱!

董只只回家,刚开门,陈鼎之光着脚丫子,冲上来抱住姐姐大腿。

问他怎么还不睡,陈鼎之说明天要一百块班费,怕早上起来忘记,没带钱,被同学取笑。

董只只摸摸小卷毛,抽出两百块:“我这周不是刚给过你三百块零用钱吗?”

正常情况,三年级孩子,无需如此多的零用钱,奈何陈鼎之念的是民办学校,同学非富即贵,攀比氛围浓烈,有钱傍身,不至被人看不起。

董只只吃过这方面苦头,被人戳脊梁骨的滋味不好受。

陈鼎之从床底抽出百宝箱,其实就是个塑料整理箱,拿出一张卷起的海报,指尖在睡裤上蹭几下,小心翼翼在床上展开,向姐姐炫耀上面的签名:“同学卖我的,三百块,赚大发了,好多同学课间找我观摩。”

董只只扫一眼,不就是几个棒子嘛!

韩国满大街都是明星,她不屑道:“你姐追星时,你小子还在吃奶,NRG听说过没?”

陈鼎之摇头。

“HOT呢?”

陈鼎之又摇头。

“算了,跟你扯不明白。”青岛离韩国太近,受韩国文化影响,董只只在陈鼎之这个年纪,也追过星,这些是她玩剩下的,充分体会小粉丝的心情,没斥责他乱花钱,自己当年何尝不是,“收起来,睡觉。”

半夜下起雨,董只只照例把两只脸盆和一只塑料桶摆在床周围,腿边也摆了一只。

老房子漏水,一到下雨,滴滴答答没完没了,修也修不好。

两人缩在半张床上,陈鼎之习惯抱着董只只睡觉,把头埋在她的胸窝里,在大自然的伴奏下,很快入眠。

然而,董只只彻夜难眠,回想起梁晓的戏言,在饭桌上,她不是不在意,是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表露。

她急于赚大钱,除了保证两个弟弟的花销,向往更好的生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眨眼的功夫,陈鼎之已在这里住了两年,他很懂事,没抱怨过家里条件简陋。

可董只只在意,陈鼎之10岁,这么抱着她一直睡下去,不是办法。

卧室就巴掌大的地方,陈嘉弼窝在阳台,舒展不开,不利于身体发育,好在他住校,只有寒暑假回来。

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直升三十七中高中部,多少让他有点欣慰。

可等他再大一点,难倒还住阳台吗?

这几年房价蹭蹭让上涨,董只只的愿望是,大学毕业前,攒钱买房。

她想有个家,给两个弟弟遮风挡雨。

然而,筹钱买房绝非易事。

在这条困难重重的路上,董只只付出惨痛的代价,也认清了真正的陈嘉弼。

他就是个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