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1 / 1)

“娘,现在怎么办啊,菜市场卖菜的人真不少,我拉一车菜去,卖得贵了没人买,卖得便宜了,几乎赚不到什么钱,还卖不掉多少。拉一车出去,剩半车回来,第二天都不新鲜了,全喂鸡了。”大栓哭丧着脸,丢了好几天的菜,心疼得很啊,这些菜都是他们夫妻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夏美玲去地里看了一圈,现在长起来的都是小白菜,长得嫩油油的,但这种品种的小白菜长得快也老得快,不赶紧卖掉就长老了。

另外种的白萝卜,大蒜,莴笋,豌豆,胡萝卜这些都还没有长成,菠菜也勉强可以卖了。

“遇到事情不要慌。明天早上,你拉一车小白菜去军属大院外面等我,把菜收拾得干净一点。”

大栓一听就高兴起来了,“妈,你有办法吗?可是菜市场卖菜的人真不少,还有附近农户卖自家菜的。”

“我们不去菜市场。”夏美玲说。

夏美玲卖了个关子,就回了家属楼,她又站在走廊上蹲何文光,何文光白天基本不回来休息,回来也到晚上了。

开门看到夏美玲,何文光表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夏美玲又带着香桃找上了他,没办法,谁让何领导是最大的官呢,他自己说的,有困难来找他。

“领导,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放心健康蔬菜,我大儿子林大栓承包了一点土地种拥军蔬菜,现在第一批菜苗已经成熟了。”

何文光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拥军蔬菜?”

夏美玲将自己拎来的一篮子蔬菜放上茶几,“就是这个,就是专门种来给战士们吃的,比外面的蔬菜更加放心,毕竟我们是军属,我想来请示您,这拥军蔬菜怎么能进咱们部队食堂啊?”

何文光明白了,他知道林建军的大儿子成年了,不符合随军资格,他还以为是回老家了,没想到竟然包地种菜卖了。

他明白夏美玲是什么意思了,她想把林大栓种的蔬菜卖进部队食堂。

“领导,您也知道,大栓他媳妇现在怀着孩子,后面生孩子也要一大笔钱,现在租房子,租地全都要花钱,实在是没那个条件,等后面有条件了,我们一定无偿给战士们提供一部分蔬菜。”

何文光无奈地看着夏美玲,还不等他拒绝,夏美玲就将林大栓两口子的困难说得明明白白了,种的还是拥军蔬菜,又是军属,不往部队食堂卖,往哪卖呢?

反正部队食堂也是要采购食材的,照顾照顾军属,也是应该的,何文光答应了,“你去二楼202室找一下唐司务长,他管食堂采购这一块的。”

夏美玲高兴极了,“领导,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又为我们家解决了大困难。”

何文光客气道:“应该的,应该的。”

他喝了一口茶,再也不肯说有困难来找他了,不然他怕夏美玲下次屁大点事也来找他,他统管全师的大小事务,现在又是多事之际,不敢给自己揽活了。

夏美玲就站起来要走,蔬菜还在桌子上,何文光让她拎走。

夏美玲笑道:“这蔬菜是送给领导尝尝的。”

何文光严肃地说道:“我不开火,再说我也不能收,这成什么样,快拿走吧。”

夏美玲看着何文光正直的国字脸,没多啰嗦,又道了谢,拎着篮子走了。

这篮子蔬菜她拎到了唐司务长家里,这回她换了说法。

“何师长得知我们种了拥军蔬菜,非常关心,他指示一定要让战士们及时吃上新鲜的拥军蔬菜,让我来找您开个条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明天早上就能把蔬菜送到食堂,不过暂时蔬菜种类不多,只有小白菜和小菠菜,后面还会有其他的蔬菜。每天能拉个五十斤左右。价格您就给我们按市场价算就行。”

唐司务长一听是何师长指示的,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答应让他们给食堂提供菜,市场价小白菜一斤五分钱,菠菜六分钱。

夏美玲一听这个价格就答应了,这么大的量,批发价都划算,大栓拉去菜市场卖,也只能卖五分钱一斤,批发更便宜,才三分。

第二天,夏美玲起了个大早,她来到大门口等大栓,手里拿着昨天唐司务长临时开的条子。

大栓也来得早,看到夏美玲在门口等,他停下三轮车,“妈,走吧。”

“上哪去?”

“去菜市场呀,再不去可就没位置了。”大栓急道,他过来还绕了些路,不然这会儿已经在菜市场摆上摊了。

昨天夏美玲并没有告诉大栓是往部队食堂卖,她怕事情办不成,到时候最坏也就是去市场摆摊卖,他们现在量小,批发不划算,零售划算得多。

“我们把这菜拉到部队食堂就行了,部队那么多人要吃饭呢,我已经跟何师长请示过了,直接拉到小门口就行,那早上有后勤战士接货。”

大栓惊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他娘这么能干,直接往部队食堂卖了,这下可好了!

靠着唐司务长的条子,夏美玲顺利将大栓的蔬菜送进了食堂,唯一的不好就是拿不到现钱,得等着半个月结一次账。

大栓本来还愁销量,这下又干劲十足了,“我回去就把空地都种上白菜苗,这苗长得快,撇下来的叶子也能喂鸡鹅。”

英子闲不住,前两天交代大栓买了二十只小鸡,十只小鹅,前面没卖掉的蔬菜,都拿去喂鸡鹅了,要不是没地方养,英子还想养猪。

“地里也不用你花太多时间侍弄,找点别的事情做。”夏美玲说。

大栓挠头,“我也正想着呢,可我没有户口,我问了几个地方,人家都不要。”

夏美玲说道:“现在市场经济开放了,摆个小摊也能多少挣点钱呀,我看到房东家的柿子树,结的柿子又大又多,跟他买点柿子拿去卖呀。”

大栓还真没想过这个,“这柿子到处都是,能卖掉吗?”

卖柿子的是不少,但是夏美玲买菜的时候观察过了,大家卖的都是成熟的红柿子,几乎没看到卖脆柿的。

“买点青柿子,泡成脆柿卖。”夏美玲有了主意。

大栓不懂做法,夏美玲知道,她前世在网上看到过,用农村随处可见的辣蓼草泡快成熟的青柿子,泡个三五天,青柿子就褪去了涩感,变得又甜又脆。

大栓有些怀疑,“妈,你怎么知道的?”

夏美玲轻哼,“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知道有什么稀奇,你回去把方法跟英子说,泡上几桶,过几天就能卖了。”

小栓和香桃要上学,夏美玲走不开,得给他们做饭,买卖的事情就全靠大栓夫妻俩了。

大栓回去之后,找房东买了一百多斤柿子,找来大缸,又割了一大捆辣蓼草,英子按照夏美玲讲的法子,先用辣蓼草一圈圈地沿着缸边摆好,在中间的洞里放上青柿,最后盖上一层辣蓼草,缸口用油纸密封起来。

一共做了两大缸,缸还是从房东家借来的,冬天房东家里用这个腌咸菜,现在还用不上。

做完了,大栓有些担心,“媳妇,万一做不成怎么弄?这一百多斤脆柿,花了四块多钱呢。”

英子也有点担心,毕竟是第一次做,“听娘的吧,肯定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