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1 / 1)

探花 卿隐 2257 字 10天前

轰隆一声雷响,整个京都上空弥漫着将雨未雨的压抑。

半旧青帐不透光,陈今昭强忍昏沉扶额起身,无声婉拒了幺娘的服侍,稍作缓解便拉帐下床,摸索着木架上的衣物穿戴起来。

身后幺娘也随之静默穿鞋下床,快手快脚的点了半截蜡烛。烛芯一跳,暖黄色的光线就在逼仄的卧房里氤氲开来,小小的一团光晕虽微弱却也驱散了昼夜交际时候的浓重黑暗。

“表兄,你仔细着穿戴,我出去给娘搭把手。”

幺娘细声细气的说着,裹紧外裳,就掀帘低头出了里间。

永宁胡同的这套一进式房屋较为偏狭,陈今昭跟幺娘住的耳房更小,与厅堂只隔着道薄薄房门,此时正值四月末晚春时节,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所以房门口就只挂个帘子,方便透气。

大概听见屋里动静,外间厅堂的动静便不再刻意压着,陆陆续续隔着道布料传了进来——桌椅摆动声、碗碟落桌声、不时开关的门扉声、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以及偶尔几句交谈声、嘱咐声,等等。

人间烟火气,亦如往常。

陈今昭稍显不安的心渐渐被抚平了下来,抛开纷杂胡乱的思绪,几步走到屋角的盆架前,端了盥洗用具开始洗漱。待盥洗完毕,擦净了面,就捞起木架上熨帖齐整的青色官服罩衫,仔细穿戴。

“幺娘,这里剩下的我来忙。你去东厢房叫醒稚鱼与安儿,今个早些用膳,莫要耽搁你表兄上朝时辰。”外间厅堂里,陈母边摆着饭菜边嘱咐道。

幺娘细声应了,仓促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就迈着碎步朝着西厢房的方向匆匆过去。

陈今昭穿戴齐整出来时,打眼一瞧,差点被那张半旧不新的方桌上,那满满当当摆放着的朝食晃花了眼。

实属夸张了,她的娘嘞!

往日里他们家一周食一次的荤菜今早足足摆了八道,贵到离谱的京城福顺记的各色点心今个也毫不吝啬的在桌上摆了个三两层!更让人觉得颇为惊悚的是,每副碗筷旁都放着一大海碗的浓稠血燕窝,瞧那成色瞧那量,无疑是她娘最后压箱底的存货。

“娘,您这……”她的娘,这是不过了?

见陈今昭震惊的模样,陈母不自在的别了脸,干巴巴催了两句赶快落座用膳,就急急忙忙几步出了厅堂,瞧着似是去东厢房催促里头人了。

陈今昭捂额坐下,本来已经渐趋平静下来的心神,让她娘这顿【最后的早膳】的架势一弄,一颗心又开始忽高忽落的杂乱起来。

宫变后的首次朝会,说不担忧忐忑那是假的,饶是她几分笃定那般层次的争斗应殃及不到她这样微末的小池鱼,可不到最后一刻,满朝文武谁的心又能真正放下?

陈今昭不怕被申斥、贬谪、罢官,就怕她的小命不保。可转念一想,何恨何怨呐,满朝上蹿下跳的公卿有的是,总不至于逮着她这条微乎其微的小杂鱼来赶尽杀绝罢?且她一未开罪那如今权势煊赫的兖王,二未是那朝中呼风唤雨的名公巨卿,三未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为哪个派系摇旗呐喊,所以即便是要杀鸡儆猴,怕也轮不到她这种声名不显的微末小卒。

这般一想,她心中倒也稍稍安定几分。

若是能罢官的话,与她而言,何尝不是因祸得福。为官这两载,每每夜深人静,她都深悔当年的一步踏错,参加了太初七年的会试。那年,不按常理出牌的太初帝破格将她点为探花,自此她开始了入翰林院为官、战战兢兢如走钢丝的日子。

本打算官满三年就寻个由头罢官归乡,可没等他们全家想好个周全由头,哪成想那太初帝竟是个短命的,太初九年突然就归了西。

京都就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动荡。

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由那远在西北的兖王率兵勤王救驾方堪堪平了这场兵戈祸事。

想到这,陈今昭不由得就忆起了这数月来皇都的惨烈。

继先皇龙驭宾天、八王混战、兖王入京勤王大开杀戒后,国朝的皇都就沦为了血肉磨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接连数月京都半空都弥漫着浓稠的血气,每日每时甚至每刻都有人被杀。京都尚残存的人家早已成了那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昨个小黄门过来通知,朝纲恢复,京中各官员职务依旧,奉兖王令宣众臣工翌日早准时上朝,不得延误。当日小黄门一走,家里人腿都软了,稚鱼更是被吓得当场哭出来。

他们怕什么,自是怕她一去就再也没命回来。

毕竟现在外头已经传疯了,兖王此番进京为清君侧而非勤王,既为清君侧,那先皇旧臣们则必在血洗名册之中。没人怀疑传闻的真实性,因为兖王在杀尽八王的最后一支部曲后,并未第一时间整肃兵马入主皇宫主持朝纲,却是刀不封鞘马不解鞍,直接拨转马头率军马踏西街!

一夜之间,西街倾覆,天街踏尽公卿骨!

国朝皇都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西街住的全是勋戚大臣、名公巨卿,说句九州的半壁江山皆在此也不为过,任谁能料到转瞬就迎来灭顶之灾。

传闻兖王大军最先踏平的是国舅府,府邸大门上方御赐的金匾额被兖王抽刀一劈为二,随后刀指府内,杀得偌大府邸鸡犬不留。

又传闻他手握勾魂册按名屠戮,从街头杀至街尾,每戮一府便以笔蘸血将册上对应名字勾勒划去。杀至最后,整本厚厚的册子都浸饱了血。

现在外头都在传整条西街再无活人,已沦为死域了。听说西街的血已经溢满止不住外泄,一直都渗到了昌平大街。

种种传言骇人听闻,兖王杀名骇瘆人心。

如今兖王突然传召,焉知其不是如传言那般,是为了杀尽先皇旧臣?

虽是传闻甚嚣尘上,但陈今昭却认为,这种概率是有,但是微乎其微。屠了西街已然是骇人听闻,若再杀尽前朝旧臣,那便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听闻那兖王在西北有些贤名在身,既如此,那应是不会有要比肩董卓的想法。只要兖王还想稳定国朝,想摄国治政,那就不会走赶尽杀绝这条路。

想至此,陈今昭的脸色稍稍回了些血色。

杀戮与怀柔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以杀戮来镇压,以怀柔来绥靖。该杀的人杀够了,那接下来的兖王,大概率会对他们这些夹缝生存下来的官员采取怀柔之政。

“哥!”

“爹爹!”

两声期期艾艾的的呼唤将陈今昭的思绪拉回,她一抬头,就见到红肿着两个眼圈的稚鱼正拉着小呈安的手朝她走来。

陈今昭就将他们两人拉她旁边坐着,他们家小门小户,倒也不讲究座次那些规矩,不过往日里除了小呈安大多是由幺娘或她娘抱着喂饭外,稚鱼倒是习惯挨着她落座。

见平日里叽叽喳喳似家雀般的两人,今个却难得安静的很,于左右紧紧的挨着她坐着,眼眸都带着凄惶不安之色,陈今昭的心一下子就酸软了。

搂过小呈安小小软软的身体,陈今昭抬手轻抚了抚稚鱼的发顶,语调尽量轻松的笑说道。

“人不大,心思倒不小。放心,你哥朝中为官两年,加官进爵是没那本事,可明哲保身的本事却可堪一提的。再说了,既然上头遣小黄门郑重的来通知告令,那定是要恢复朝纲了,此番宣吾等官员入朝也是要处理各项政务,毕竟京都经此一劫百废待兴,不知有多少繁杂的政务要等着我们前去……”

话未说完,她就察觉旁边人的脑袋越垂越低,细瞧过去,就见稚鱼低垂着头,眼泪珠子啪嗒啪嗒的直往下落,落在膝盖的那块布料上,氤氲了一块深色湿印。

陈今昭后面的话直接酸涩的哽在喉中。

稚鱼是被娇养着长大的,性子似朝阳般张扬热烈,每日无忧无虑不知愁为何物。便是哪日哭了,那也是嚎啕的哭,边哭也边要梗着脖子不服输的叫嚷,势必输人不输阵。

何曾见她如今日般,无声无息的垂着脸默默淌泪,简直是要扎陈今昭心窝子了。

“大姑娘了,还掉眼泪珠子,也不怕小呈安笑话。安心便是,就算有所动荡那也是大人物的事,就你哥这等微末小官,便是想去碍上头人的眼都不够格。莫忧,莫怕,没哪个大人物会纡尊降贵肯往下瞄我这等小人物一眼。再说,就算天塌了,也有高个来顶不是?” 说着,陈今昭就要抬袖替她擦过眼泪,“待下值后,我去给你买你最爱吃的八珍梅与糖蒸酥,好不好?”

陈稚鱼赶紧避开,哽语急声:“大哥莫弄脏了官服,仔细上官怪罪。”说着就掏了帕子撇过脸擦过眼泪鼻涕,瘪瘪嘴,抽噎了声:“我不要八珍梅也不要糖蒸酥……我要大哥今个下值,早些回来。”

陈今昭如何能不应?

稚鱼泪眼婆娑:“那我们就说定了。”

陈今昭颔首时趁机移开视线,无法面对稚鱼的泪眼。

环境迫人成长,成长是好事,可其间往往伴随着剧痛。她宁愿稚鱼如过往般不依不饶的缠磨她下值后去买零嘴,也不愿见其此刻眼泪汪汪的哀声祈求,只为她应下早些归来的诺言。

俯身抱过一直眼巴巴看着她的小呈安,陈今昭托着小屁股颠了颠,这分量是真足。

“安儿昨夜尿没尿床啊?”

“爹爹,安儿没有。”

“爹爹的安儿真乖。”

对着小呈安胖嘟嘟的脸颊亲香了两口,看他伸出小肉手又指指自个另边脸颊,陈今昭难得轻松的舒展眉眼。

这时陈母发话了:“好了,时辰不早了,也快用饭罢。”

说着就抱起了小呈安到对面坐下,“乖,爹爹一会去上值,莫要打扰她用饭。”

“好的,阿奶。”

“真乖。”

去骡马市租赁骡车的长庚正好回来了,陈母简单询问两句,就招呼他赶紧过来用膳。

长庚是家生子,三代都在陈今昭的外祖父这一脉伺候着,他们一家最是忠心不过。可惜当年来京途中,长庚父母染病去了,留下了当时年纪还小的长庚。这些年长庚一直跟着陈今昭忙前跑后,尽心竭力,多年下来陈家人也将他当半个子侄看待。

“少爷,得亏骡马市还正常开着,过去的时候我心里头一直忐忑,万幸一切顺利。”长庚落座后仍是满脸庆幸,“只不过马车少了大半,很多府上的下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那骡车驴车。也得亏骡马行的人还讲诚信,没将咱租赁的骡车高价转租给他人,否则就麻烦了。”

买骡车贵,养骡子麻烦,以陈家目前的情况买不起也养不起,所以陈今昭在京为官的这两年,都是在骡马市租赁骡车来使用。订好了骡车,半年一交租,连续两年未曾间断。

租赁骡车可不是个小费用,他们家每年在这上面的花费可不少。

陈母双手合十拜了拜,“苍天保佑,还算那骡马行的人有良心。”

一家人开始用早饭。

其间陈母不时的给陈今昭夹菜,稚鱼也忙不迭夹肉递过去,就连从来低头默不作声的幺娘也将她面前的点心夹了一块过来。

陈今昭默默用着,并未推辞,全都慢慢吃下了肚。

用完了饭,陈母不假人手,拿过木梳亲自给陈今昭束发。齿木梳开乌黑浓密的青丝,陈母用手仔仔细细的拢着,不让一丝一缕有所散乱。

幺娘按照陈母吩咐,从陈母的压箱底里找出了一纹理细腻光泽通透的墨玉冠。陈母接过墨玉冠将发束于其中,口中不在意的说着:“留来留去做什么,东西不就是拿来给人用的。”

陈今昭没作声,只是收回了那一瞬间惊怔的目光。

她知道这枚墨玉冠,那是陈母当年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一直被妥当珍藏了好些年,本是要在她行弱冠之礼时用的。

厅堂里寂了下来,陈母拿过玉簪,颤手插进了浓密乌发,箍住墨玉冠。

君子温润如玉,皎如玉树。

她望着厅堂垂眸静坐的儿郎,身姿如松,神清骨秀。青色的官服洗得褪色,萧萧荡荡,拢着那清清瘦瘦的身子。

忍不住伸手去摸那白璧一般的脸,因着这些年不敢多食,脸颊清瘦的没多少肉,摸上去都让人觉得可怜。

陈母看了这张脸很久,突然用力将人揽进怀里,大口喘着气,闭眼止不住的流泪。此时此刻,内心的激荡让她很想将这些年来的愧欠喊出口,可最终张张合合的嘴,只流出几些压抑的哽咽声。

陈今昭回抱了她娘,轻拍拍她的背,无声叹口气。却也没有多言,只和缓温声道:“娘,备好晚膳等我回来。”

一直到骡车远去许久,掀开破旧车帘,陈今昭仍能瞧见永宁胡同口那旧灯笼发出的微光。她知道,那是她家人依旧提灯立在胡同口,依依不舍的目送她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