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
过了许久,沈初抬眸看向表妹,语气也没之前热络。
“今日是愉儿的及笄之礼,外面还有不少宾客,姐姐还得招呼客人,妹妹若是觉得疲累就先休息一会。”
说完,沈初头也不抬的出去。
坐在原地的表妹,神色不自觉的一变,最后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她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心思的。
外面烈日炎炎,沈初出去后,下意识的避开刺眼的日光,她暗自吸了口气,调整一番表情,恢复了刚开始的模样。
乐谦正忙着招待同窗跟同僚们,一时半会的,到也没人发现她离开了一会。
“母亲,怎么了?“
闻熙愉很敏锐,发现母亲好似有些不对,抽空问了她一句。
“晚些时候说,今日可是你的好日子。”
这点修养,沈初还是有的 ,是有不快,可也不能当众表现出来,尤其是今日这个日子。
“五叔 ,好酒多得是,您可不要贪杯,身子重要。”
当家主母自然也是要顾全大局的,从屋内出来后,沈初便发现小五有些不对,一直在喝闷酒,也能理解,公爹在时,兄弟二人关系不错。
公爹去世的突然,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他可以跟着回京呢,没想到他却突然走了,临终前,兄弟二人也没见到对方一面,对五叔这个活着的人来说,也是遗憾。
小五酒品很好,可架不住他上了年纪。
闻灵,是他的女儿,一直在父亲身旁劝解 ,听到这话小五放下酒杯,也没不快。
半个时辰后,酒席结束,大家开始送客。
“自从你父亲去世后,你五叔就一直不太开心。”
闻逸昕走来 ,听到五婶这话,多少也能理解,他看了一眼五叔,他似乎是醉了,好像又没有,脸色通红,但眼神一点也不迷糊。
“孩子们跟前,说这个做什么,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们兄弟,好好的。”
乐谦跟昕昕点了点头,二人亲自送他上马车。
“对了,五叔在吏部有个故人,关系也算是亲厚,这次,也能帮上忙,京城里的空缺 ,倒也没什么太好的,不过不论做什么,你且踏踏实实做事,这才是最重要的,潜心踏实,日后总会有机会。”
小五看着昕昕,昕昕反应过后点了点头。
“多谢五叔。”
目送小五离开,兄弟二人转身回去。
等家里收拾好后,沈初也没瞒着,跟乐谦说了表妹的事情。
乐谦皱了皱眉,而后道:”你让人直接她回话,就说我不同意,这事不成 。“
是亲戚没错,但也不可能为了那点情分 ,不顾女儿,看似是高攀,但实则,乐谦拿起茶水,一饮而尽,神色也有些不好看。
沈初也是不愿意的。
几日后 ,兄弟二人收到了任职文书,乐谦官复原职,昕昕则是得了个新的官职。
他本人还是很开心的,能留在京城也是好的。
天子脚下,机会才是最多的。
兄弟二人忙起来之后,家里也没闲着 ,熙愉的及笄之礼过后,家里收了不少礼物,免不了要登记造册,日后还要还礼 。
一家人刚回来不久,忙完这些,家里的铺子还有银钱积攒也要好好拢一拢的。
沈初没有私心,陈氏更不是小心眼的,妯娌二人一起算账,有些事情做起来,那也是事半功倍。
“如今家里公中银钱加起来有三万四千两,这些是现银,大嫂,咱们可看着在置办一些家业,银钱放着,作用也没那么大,留个一万两备用就好。”
沈初看了一眼陈氏,赞同的点了点头 。
说来 ,这些都是公婆多年来的积攒,他们一步步的走上来,也是不容易 。
“这账本我看了看,弟妹,生意好的,咱们继续开着,生意没那么好的,咱们关了之后整合一下,看看能不能重新弄个别的生意。”
二人出嫁,都是有嫁妆傍身的,多年来 ,沈初生活也不奢靡,纵然嫁妆不多,也够用,后来,她自己也置办了一点产业,银钱是不缺的,跟随夫君外放后 ,夫君每年的俸禄也都给她一些,完全够用。
眼下还有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孩子们陆续长大了,最大的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
“这女儿家出嫁,嫁妆必不可少,大嫂你也该早日准备起来,公爹之前在的时候,对大哥跟夫君也都是一视同仁的,眼下咱们家里这些孩子也不能例外,我想,先这样,无论嫁娶,每个孩子都由公中出钱,银钱花费上要一样。”
陈氏也没多思量,妯娌多年,都知道彼此的为人,没必要弯弯绕绕,有话直说就好,一碗水端平是最合适不过的。
家里孩子有一个算一个。
真要是说起子嗣,还是老大两口子占优势,他们有四个孩子,老二两口子也就两个 。
“弟妹,不能这么算,要不这样,我们家的一人一千就够,你跟二弟也就两个儿子,他们一人两千,这样刚好,咱们两家加起来都是四千 ,公平合理。”
“她们姐妹两个的嫁妆我自己出也成,可以不用公中出钱,家里这些银钱产业,日后还是要给他们留着。”
沈初没多想,当即开口道。
兄弟二人年龄差了有十岁,老二家那两个还小。
“大嫂,话不能这么说,都是咱们家孩子,就该一视同仁,都姓闻,姑娘们嫁出去也不可能不跟娘家来往,再者,我跟夫君也不一定就这两个,咱们先大致定一下,到时候好给孩子们办事。“
二人都有嫁妆跟私房钱,私下还是可以给孩子们贴补的。
眼下商量的是公中这些银两产业,不分家的话,一起过,有些事情提前说明白那是最好的,省得日后麻烦。
“等你大哥回来,到时候还要他们点头,你跟二弟也说一声。”
“好。“
之后妯娌二人又商量起了别的事情。
闻乐谦跟闻逸昕眼下都是朝廷命官,他们的俸禄也一直都是自己用,银钱上,家里眼下不存在任何困难。
为了表示公允,妯娌二人决定,除了茶馆之外,其余产业都先变卖 ,重新用钱置办几个新的铺子,更方便一些。
租出去也罢,做生意也好,还是可以继续赚钱的。
夜里,二人分别跟自家夫君说了这件事。
“明日我跟二弟说一说,这也不是小事,不过你们整合公中的银钱,这个没错,账务一定要清晰。”
次日下值后,兄弟二人就此事进行商议,最后也有了结果。
有些家族为何能传承百年而不灭,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家规森严,这很重要。
人都有私心,如若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当家人昏庸无能,那就极其容易败家 。
“有家法家规也好,只是接下来一段时日要辛苦大哥。”
昕昕对此还是很支持的,说到底都是为了日后,他还不至于没那个眼光。
乐谦点了点头,是麻烦一些,但最后定下一切都好。
一晃眼,入秋了。
天气日渐变凉,乐谦在参考看过许多人家的家规后,制定了第一版的闻家家规。
所有条例只要是闻家人都必须遵守,日后一切都按照这个规定来。
小到日常吃穿,大到日后家里的收入,他全都明确写了出来。
沈初跟陈氏看过之后,先是震惊,但更多的还是佩服。
乐谦也是真的公允。
上面事无巨细都写了规定,公中产业银钱不可随意支配,若要用大钱,必须全家过半人数同意才可,家里成年男子的俸禄每年一半也算作是公中,都要上缴,作为积攒,账务透明。
当然这只对于家里姓闻的男子来说,若是嫁进来的媳妇,嫁妆银钱肯定是私人的,跟家里没关系 ,日后想给谁就给谁。
女儿出嫁,在夫家所有聘礼都带回去的前提下,公中最后在出一份嫁妆,个人置办,能领一千五百两。
父母私下给的,那不算,男子娶妻同样也是如此。
十岁之前,无论男女,每人每年的零花钱是一百两银子,这是除去每年换季制作新衣裳之外的银钱,官宦子弟,还是要穿着打扮的。
十岁之后,是二百两 ,直到成婚娶妻之前,每年都有,男子读书用,女子用来购买首饰,积攒私房。
家中供养读书人,男子到而立之年,还未有前途,没有功名,无法入仕,那么家中供养会断,自己出去赚钱,也要上缴一半。
四人看过之后都没意见,很支持,完全的公平那是不可能的,但这份家法家规已经很细致明了,日后也可慢慢补充。
闻家的家法家规是有了,族谱早在闻时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弄好了,家中祠堂排位也都摆好了,香火不会断。
天气越发凉爽,这天,乐谦收到了老家府城送来的一封信。
这是他大哥,是他大伯闻传宗的大儿子送来的,他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京城来读书,请求他日后帮忙照顾一二。
乐谦看过之后,也没拒绝,有些事情,不过是举手之劳 ,长辈们去世了,但亲戚关系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