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骗婚(1 / 1)

吃完饭,徐荷叶和母亲,还有小姨姨父四人把碗筷收拾了,然后又把借来的碗碟桌椅全部还给邻居,然后就跟着董杏花去他们家拿初一全册及初二上册的各科课本。

母女俩各提着一打书,从董杏花家出来,正准备去公交站等公交回出租屋。

徐荷叶眼尖地看到董福运躲在家属院外一棵树后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做什么。

她走上前,用力拍了一下董福运的肩膀,“小舅,你在干嘛呢,鬼鬼祟祟。”

董福运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暴露了,回过身见是大外甥女,顿时大松一口气。

董福运大喘气道:“徐荷叶,下次看到你舅舅,提前吱个声,别偷偷走到我身后拍我,吓死个人。”

徐荷叶狐疑地看着他,“舅舅,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怎么这么心虚?”想到上一世董福运的结局,徐荷叶忙道,“舅舅,违法乱纪的事儿可不能干。”

董福运见他盯梢的那女的已经从家属院出来了,就要跟上去,忙拍了拍徐荷叶的肩膀,想把人打发走,“不干不干。”

“你舅舅我虽然浑了点,可我是那种不着四六的人吗?这点小分寸我还是有的。”董福运说着,就要追上那女的。

徐荷叶忙道:“舅舅,那你晚上来家里吃饭啊。我和妈特意给你留了饭菜,一定要来啊。你不来,我去外公家守着你。”

“晓得了晓得了。”董福运摆了摆手,眼见目标任务快要走没影了,董福运连忙追上去。

公交晃晃悠悠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来时经过废品收购站,徐荷叶又进去,买了一些近期的废报纸和废旧杂志。

90年代初是扈城发展最快的时间,这段时间东浦和东方明珠一起发展成整个华国最耀眼的存在。但是这个时期的扈城人,依然持着老观念,不然怎么有“宁要西浦一张床,不要东浦一间房”的说法呢?

直到后来,无数人都为了错过了在东浦买房的机会而追悔莫及。

徐荷叶想实现前世的遗憾,她要参加中考,读高中,再参加高考,读大学。但要想在这座城市立足,光考上大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钱,是房子。

有钱,买得下房子,她才能真正在这里安家落户,将来父母想回来就能回来。不至于如前世般,像一个丧家之犬。

想搞钱,钱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况且徐荷叶前世虽然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但这个时候的她丧母,寄人篱下,语言不通,光是学业上的压力就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又怎么有精力关注周边的事情,又怎么知道这个年代什么能挣钱?

那就只有报纸,报纸上会公布最新的国家政策,最新的发展策略,还会有企业、工厂在报纸上打广告,招聘员工。

最重要的是废旧报纸便宜,是最廉价却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她现在不知道什么能挣钱,但只要她多关注时事,早晚能找到挣钱的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能靠的只有自己,自然要尽可能地抓住每一个机会。

从十四岁开始准备,总好过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后再急匆匆地找方向。

母女俩带着一堆废旧报纸从废品站回到家,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徐荷叶忙把课本拿出来开始看。作业她周六晚上已经写完了,现在是复习预习,先预习新课,再复习旧功课。

等她把周一要学的文言文大概通诵一遍,把生词、释义全都弄明白,又把数学、物理预习完,然后才拿出表妹庞巧借她的课本开始看。

期中考试马上要到了,她所有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现在在学的课业上。期中考她必须要拿一个优秀的名次,如此她未来一年零两个月的中学学习生涯才不会有很多麻烦。

否则光是班主任陈玉茹审视的目光,就够她受得了。

董桃花开始准备晚上的饭菜,中午做的饭菜除了给小舅董福运留的菜,其他的都被吃完了。家里现在只剩下两个土豆,两颗青菜,一条鱼,以及上午杀鸡留下的鸡血。

董桃花准备炒了个酸辣土豆丝,清炒青菜,一个红烧鱼,最后把鸡血和酸菜一起炖了。饭菜做好,将将五点半,陆陆续续有工人下班回家。

天快黑了,徐荷叶放下书,去巷子口等小舅董福运。

廉嘉树在巷子口的大樟树下玩耍,见到徐荷叶,就喊她:“妹妹。”

徐荷叶看着他,认真道:“我比你大,要喊我姐姐。”她已经问过了,人高马大的廉嘉树目前才十三岁,而她十四岁快十五岁了,就算不看前世年龄,她也比对方大。

廉嘉树抿嘴不说话,却再次伸手比画了一下身高。

徐荷叶:“……”长得矮是我的错啊。徐荷叶翻个白眼,不想搭理他了。

幸好没等多久,董福运就回来了。舅外甥一起出租房,徐荷叶见廉嘉树还不回家,就喊了一声:“廉嘉树,快回家了,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廉嘉树摆了摆手:“知道了,我再等等。”他在等大哥廉玉树一起回家。

舅甥俩到了家,董桃花忙把中午留下的荤菜热了,端上桌。

“怎么这么多菜?”董福运道,“大姐,你挣钱也不容易,没必要做这么多。”

董桃花道:“难得一次,又不是天天这样。再说了你大姐我都快四十的人了,还能不会过日子?”

董福运道:“哪里四十了,大姐不是才三十六?还年轻着呢。”

董桃花笑得合不拢嘴。

徐荷叶看着舅舅,想到今天在小姨家附近遇到他时的场景,咬着筷子若有所思。

舅舅最近是不是忙着蹲守那伙诈骗团伙?

董桃花见女儿咬着筷子,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血,拍了拍她的胳膊,道:“别咬筷子,看着不像话。”

徐荷叶回过神,端起碗扒了一大口饭,然后看向小舅舅。

她道:“舅舅,你最近在忙什么?”

董福运不说,“没什么。”

像那些搞诈骗的,还是专门骗老年人和病人的人,不只是坏,还心狠手辣。

他这样的壮汉无所谓,若是把外甥女牵扯进去,出点什么事,他怎么对得起大姐?

徐荷叶瘪瘪嘴,大人就是这点不好,老是觉得小孩子派不上用场。

徐荷叶眼珠子转了转,想到一个细节。

那伙人四处流窜,在来扈城前早已经在别的城市做过案,其他城市早就下达了通缉令。

只是这个时候技术没有后世发达,各地警察系统也是各自为政,没有联网,信息不互通,这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那么久。

而且她记得,警局发布的悬赏令里是有悬赏金的,那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想到那些高额的悬赏金,徐荷叶的眼睛都亮了。

很多现在人不知道的骗局,经历过一世的她很清楚啊。

或徐这将能帮她挣到第一桶金。

徐荷叶不由得兴奋起来。

三两口把碗里的米饭扒完,徐荷叶的目光看向了小舅舅。

董福运吃完饭,就要离开。

他和黄毛几个这几天一直在轮流蹲守那伙人,刚开始是想看看那媒婆是不是真的诚心给吕俊那小子介绍老婆。

后来就发现了端倪,那婆子在各个家属院打转,专门接触家里有大龄未婚男青年的人家,说要给他们家儿子介绍对象。

这里还暂且可以说那人就是专门做媒的,但问题是媒婆给他们介绍的新娘都是同一个姑娘。

同一个姑娘,却介绍给不同的人。

话术都差不多,人设都不带变的,钢铁厂主任的女儿,婚后岳父能介绍工作,但是彩礼要高,因为父亲好面子。不过家里不缺钱,最后这聘礼都会随着姑娘一起返还到夫家……

还让她们保密,免得消息泄露,好姑娘被其他人家抢走了。

董福运:“……”

这骗子也太嚣张了吧。

谁家钢铁厂主任的姑娘这么廉价,到处相亲找男人嫁?他们那样的人家,有姑娘根本不愁嫁的好吧?还倒贴工作,倒贴嫁妆?想屁吃呢!

还有,这么多男人,就一个姑娘,都拿出了彩礼,姑娘嫁给谁?难不成拿把刀把那姑娘切一切,片成几份,分给几人?

董福运他们就是再笨,也知道这是一个骗局。

怕打草惊蛇,几人也不敢明说,只好旁敲侧击,偏偏那些老太太就像被洗了脑,对那媒婆说的话是深信不疑,根本不相信自己是遇到了骗子。

董福运试着劝过一个被骗子盯上的阿姨,直接得到了阿姨一个警惕鄙夷的眼神,估摸着是把他当成和她们抢儿媳妇的竞争对手了。

要不是阿姨怕媒婆转移目标,丢了快要到手的新媳妇,没把他的说的话告诉骗子,董福运怕是早就暴露了。

就连吕妈妈都是将信将疑,要不是吕俊机灵,提前把家里存折、钱票都藏了起来,吕家十几年的积蓄怕是已经被吕妈妈给那媒婆换媳妇了。

几人无奈,但也不想就这样轻易的放过那群诈骗团伙,如果不是荷叶及时提醒,吕家怕是要被骗得倾家荡产。

被骗钱也就算了,以吕妈妈那个身体,再被骗钱,哪里还能活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