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采访(1 / 1)

视频画面显示是在一栋老式小区的楼栋门口,视频一开始没有人出现,几秒后从楼道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只见他染着一头黄发,露出的手臂还纹着一个露着尖牙的狼头,显得流里流气。

他手里像拎小鸡崽一样拎着一个瘦小的老头,他手腕随意一甩,老头就直接被甩到了地上,老头手撑着地像是想要重新爬起来,青年察觉到了,毫不犹豫对着老头的肚子就是一个窝心脚。

老头又重新躺到了地上。

随着这用力地一踹,会议室里的众人忍不住发出惊呼。

青年伸出食指指着老人,他本来长得就凶,加上他现在怒火中烧,一张脸更显得扭曲可怖。

幸福小区是这一块典型的老破小,小区设施十分简陋,几乎没有配备监控摄像头。

这则视频是被那天恰好停在楼下的车里的行车记录仪拍到的,这个记录仪是基本款,没有配置录音功能,所以孙泽文他们只能看到视频里青年张着嘴似乎在对着老人警告着什么,却无法知道他具体说了哪些。

青年在走之前还不忘回头吐了一口浓痰到老头身上。

直到十分钟后,老头才颤颤巍巍地捂着肚子站起来,他迈着腿慢慢地往楼道里挪着,他似乎是很痛的样子,一瘸一拐,走得十分勉强。

视频播放结束,实习生对大家说:“视频里那个打人的年轻男人几个月前刚搬来幸福小区,他打的那个老人就住在他家隔壁,大家还记得不久前的那场火灾吗,烧的就是那个男人家。”

孙泽文问他:“火灾原因查明了吗?”

“查明了,是燃气泄漏导致的,当时那家的女主人正在家里做饭,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没有及时发现燃气泄露。”

孙泽文敲了敲笔尖,听上去单纯像个意外,他又问:“视频里那个男人打老人的原因知道是什么吗?”

实习生低下头,翻看了一遍手机信息:“根据居民群里的消息,好像是因为老人生活节俭,他平时会捡废品卖点钱,捡回来的废品就堆积在楼梯间,那些废品有喝完的饮料瓶,别人不要的鞋盒,总之什么都有,平时散发着很大的异味,他们两家没少因为这件事起争执。”

会议室里有人看不下去了。

“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打人,而且打的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这不明摆着仗着有力气欺负人呢嘛。”

“就算老人攒的废品有味道,让他不满意了,那也是因为老人生活不容易啊,真有矛盾好好说清楚不就行了嘛,干嘛非得动手呢。”

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尊老爱幼,视频里年轻男人的行为明显违背公序良俗,但近些年社会上类似的新闻又屡见不鲜,这种事情直击社会痛点,容易引发强烈的共鸣,找准合适的切入点,不愁没有话题跟讨论度。

这些想法在孙泽文脑子里转了一圈,他神情终于变得认真起来,直到此刻他才觉得总算听到点有意思的消息,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拍了拍手:“各位,该干活了。”

没想到最终还是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提出的选题被老板相中,编辑部扛着长枪短炮先到了视频里被打老人的住处。

直到他们按响了第三下门铃,屋里才传来窸窸窣窣的走动声。

伍文赋先是趴在在猫眼里看清了来人是谁,最后才选择打开门。

门被打开了一小条缝,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冒了出来。

伍文赋是个身材瘦小的老头,他身高一米七不到,头发稀疏花白,指甲缝里满是油污,见到陌生人他似乎很拘谨,手不自然地扯了扯衣角。

这样的一张脸,给人的第一印象差不多是——憨厚,老实以及穷苦。

“您好,我们是择言的编辑部的,有些事情想采访一下您,想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

见伍文赋还是一脸不解,编辑部的人找出那条视频,打开给他看:“老人家,您不用害怕,我们没有恶意的,就是想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如果您有什么委屈的话,也可以尽管跟我们说。”

伍文赋点了点头,把门彻底打开,意思是同意他们的采访,让他们进来。

伍文赋一瘸一拐地走到沙发坐下。

原来视频里他走路困难,不单单是因为被那个青年踢了一个窝心脚,这个老人家竟然还是个跛足。

“择言”的人把摄像机等一切装备布置好后,就开始了对伍文赋的采访。

当问到那个年轻男人打他的细节的时候,伍文赋还忍不住因为害怕而颤抖。

“他要把我放在楼梯间里的那些废品丢掉,我恳求他,问能不能再多放几天,等我把那些废品都卖了就好了,可还没等我说完,他就突然冲上前把我拎起来。”

“他说既然你不让我丢你的那些垃圾,那我就先处理了你这个垃圾。”

“然后……他就开始打我。”

采访的人看了看房间四周,虽然伍文赋的这套房间是两居室,但她并没有在房间里看到伍文赋以外,第二个人的物品。

“冒昧问一下,您平时是一个人住吗?您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吗?”

“唉。”伍文赋叹了一口气。

他轻轻锤了一下自己瘸着的腿:“人老了,不中用了,走到哪里都招人嫌弃。”

“我倒是有一个女儿,就在上个月我给她打电话,跟她说我就快吃不起饭了,想让她给我打点钱花,但她一听到我的声音,二话不说就把电话给挂了,等我再打过去,已经无法接通了。”

这个老人的亲生女儿把他给拉黑了,他女儿貌似并不愿意赡养他。

原来是因为这个,他才不得不捡废品为生的,编辑部的人都忍不住露出同情的神色。

打人的男子因为不久前的火灾导致烧伤,现在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家里并没有人在,所以编辑部的人转而上楼,采访他们的邻居,寻求第三方视角。

601的房间门被强响,张大爷打开门看着门口围的众人,又看看他们手里扛着的摄像机,一脸懵逼道:“你们都是什么人啊,来找谁?”

弄明白他们的来意之后,张大爷把他们请进了屋内。

编辑部的人开门见山问道:“您对楼下这户人家了解多吗?”

“了解不多,他们搬过来不久,不过.....”张大爷眼睛眯起来,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他们那屋里不消停啊,一回来就吵个没完。”

为首的那人抬起头,“您是说他们房中经常传来吵架声吗?”

然后他向后方打了个手势,摄像机开始录像。

“对,经常吵架,有时候一吵就是一晚上。”

“那这些声音中有没有夹杂着一些其他的声音,例如肢体冲突什么的。”

“有,有动手,锅碗瓢盆都摔了。”

这时张大爷的老伴拿着降压药过来,边走边说。

“你自己耳朵都不好,还能听到别人吵架吵一晚上?”

听到来者问自己对隔壁那对夫妻有什么印象时,大婶连连摆手。

“那个男人凶得很,我们都不敢跟他多说话,眼睛一瞪,像个铜铃一样,哎呦,吓死个人啦。”

采访完张大爷后,“择言”的人从幸福小区出来,迎头撞见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男人看到他们手中的摄像机,喜笑颜开道:“你们是记者吧,为了五楼那对夫妻来的?”

还没等“择言”的人发问,男人递过来一张名片,主动自我介绍道。

“我是路东头开水果店的,他们家在路西头开。”

“那你们是竞争关系啊。”

“可不是嘛。”

“陈仁他们投机取巧,专挑快烂掉的,包装好了再卖,明明是因为他们水果质量不行,才低价出卖,结果搞得我这诚信经营的人,反而没有生意做了,”

陈仁就是视频里打人男子的名字。

男人带着怒气,大骂了一句:“要我说,这种人就该天打雷劈。”

等编辑部的都人走远了,男人还不忘追上来喊。

“记者同志,你们一定要把他的恶行暴露出来啊,不能再让更多人受骗了。”

看完编辑部带回来的记录稿以及拍到的采访视频,孙泽文表示很满意并让他们现在就开始着手写。

好不容易从孙泽文口中听到满意的话,但编辑部部长却犹豫了,他深思熟虑后开口,“但是这样会不会以偏概全了点,毕竟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只言片语,万一跟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孙泽文扯了扯领带,有点不耐烦,他回过头对编辑部部长说:“一个人对孤寡老人拳脚相向,卖坏果欺骗消费者,冲动暴怒,同时具备这么多要素,但他却个正直善良的人。”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眯起眼,像是在认真思考:“你觉着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说完,孙泽文拍了拍部长的肩膀,是安抚也是施压。

“你要想清楚,在海量信息时代,我们只有第一名跟其他人之分,第一名吃完肉,其他人,连汤都喝不到。”

编辑部部长没再说话,第二天,一篇名为《年轻小伙拳打古稀老人,人性底线何在?》的文章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