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回(1 / 1)

华胥载笔 鹭官 1873 字 16天前

“我竟睡糊涂了!”

日上三竿,清云方醒来,想是近日太累的缘故。

用过早饭,沉香将熏好的毛绿纱绣西湖图长褙拿近来换上,清云一番踟蹰,最后单挽了支上回表姐送的镀银簪,绿芜左看右瞧,摇了摇头道:“也忒素了些。”

清云笑道:“这才好,今儿咱又不是角儿。”

沉香顿了半晌,而后道:“许家要过了午来,姑娘既醒了,又得了空,上回不说往二房那头再说说话?”

“亲戚们都在那处玩儿,也好。”说着,便见镜中突然多出一个人,“姑娘,五姑娘来了。”

清云喜容难藏,遂起身走了过来,“来多久了?”女使回道:“刚来,在迎厅吃茶。”

清云招手,“往那拘坐什么,快去请进来。”

女使遂回话请人,清月甫一进来,半月香已扑满了整个屋子,“姐姐!”正笑间,清云扭身望去,见人远远站着,穿着一件石竹红缎绣长褙,花式瞧着像扎堆的杜鹃,清云忙过去拉过她的手,又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平日不见你穿这样色的衣裳,是好看。”

清月同她坐在一块儿,捧着茶盏,面色泛起的丝丝缕缕的红晕便跟着晃着的茶水来回荡漾,“月初请水云间做衣裳,昨儿才送来,说是京中时兴的颜色。”

清云似想起一事来,“这才到月初的?噢,就上回让水云间给底下的做衣裳,有些时日了,也没个果,沉香,”清云侧过身,“你去寻晴雪,给她递个话,让她去探探究竟如何了。”沉香领事而去,清云转视道:“前儿没得空,总说要去瞧你们,今儿终于得了闲,你来了倒好,咱先说会话,小厨房有刚做的橙蜜酥,你尝尝。”

“晴雪……这名儿我才昨儿听过,往我这头送衣裳的,欸,是哪两个字?”

清云笑道,“咱府里独她这个名儿呀,她原是咱家做茶酒管事下面的女使,被母亲指了去后门做了副管事,你见了她才好,倒不用我说了。”

清月呷了口茶,一面道:“是瞧着模样木木的,做事却精,以往要递人茶钱再走,昨儿没依,说水云间欠了咱家事,完了再给也不迟,该是你方才说的事了。你只让她往水云间瞧上一眼,问上一两句话,今儿晚些就有信了。”

清云闻言,甚觉妥当,又笑道:“若今儿此事全了,再无忙头了。”

“还有一事,我想你也忘了。”清月扭身接过烟儿递来的《灵飞经》并余下字帖,“上回你送来的字帖,昨儿也完了,瞧瞧如何?”

清云拿过字帖,半晌后,只听阵阵笑意,不住点头道:“有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可见是用了功的。”

话毕,清月眼底掠过几丝傲意,捧着茶盏,竟不知盏中茶尽,只顾乐呵呵笑着,清云细细摩挲着上面的墨字,又道:“这墨清香,不像常用的。”

清月回道:“是段家墨,我用时也喜欢得紧。”

清云微微一怔,若论墨,唯京中段家墨配“稀贵”一说。自家也有一方段家墨,是从前大老爷承袭爵位时,段家赠家中姊妹各一方。都说物以稀为贵,故而清云将墨搁在匣里当宝儿供着,养一方墨香。平日要写上几幅字帖时,便是寻常墨足矣,她定眼一瞧清月欣喜神态,赫然泛起有油添不到轴承上的心绪。

见人愣在一旁,清月扒拉开中间的字帖,正对上清云的眼,见之细容忽然心下一轰,顿了半晌道:“姐姐,你是知道我的,心里藏不住事,如今家亲戚常往,咱那处不得闲,赶巧这几日我瞧你院里的往大哥那儿去得勤了些,前儿天过了黑,留云亲自过来送东西,想是外头打听不到的事儿……瞒着我呢。”

清云细想了番,随后道:“也不过一两次,原来今儿是为的这事?都说,卖瓜说瓜甜,卖花说花香,你不卖醋,怎也说醋酸呢?”

“你惯会笑人。”清月又轻“哼”了声,面色尽显娇憨,“凭我卖什么,这东西也没个去处不是?好姐姐,便告诉我罢,究竟是何事?”

清月一个扭身,半边身子遂朝清云压了过来,一双手正不断揉搓着她的臂弯,“嗤”的声笑出来,“你这撒娇撒痴的病再不改改,到底是要怎样呢?”拗不过,便让绿芜取来。

“呀!好精致的银坠子。”清月双眼一亮。

清云笑恼道:“你说得倒不错,却有个好名,管这叫长命锁。”清月一指勾着长命锁,将它挂在半空,又抽出左手拖在下面,“小元宝似的,这还刻字,我瞧瞧,写的什么?椿龄无尽。”话毕,她讪笑道:“好字,可有什么寓意?”

清云声音如细语温润,句句有顿,“见字如面,见名识性。长命锁有辟凶趋吉之意,自然是护佑珠姐儿平安长大,长命百岁。”清月有所顿悟,又问她:“那这长命锁可要做多久?”“不过几日的功夫。”清云想了想,应道。

“这样好的东西,你们也瞒着我,明儿也让他给我打一串出来。”清月爱不释手,对手里这块元宝式的银锁甚是喜欢。

“顾着这做什么?”清云突然一笑,话锋一转,“只过上两年你及笄了,自有人赶着与你做同心锁的不是?”

清月一听,面上赫然羞恼,闹着要打人,“姐姐不害臊,什么同心异心,我也不知,惯拿着笑人,赶明儿我让大哥打一串出来,你爱送谁便送谁去。”

“阿弥陀佛。”清云双手合十。“我也不认识别家姑娘,闲了就单给人送金玉送银料的,若没有同心同德,又哪儿来的佳偶天成一说呢?”

清月心下瞬然一慌,知她定是瞧出什么来,忙上前圈住人,唬着要掐腰,“再说,从此就不能好了。”清云被惹得笑出声,“好妹妹,我错了还不成。”

清月一双伶俐的眼睛下,臊红的一张脸,哪儿有可依之意,撒着气道:“既错了,哪有不磕头之理?”

二人闹着不完,就有沉香进来,“才从后院说话回来,撞见了主母院里的传话,说许家已到,让咱家的都去见见。”

“许家?”清月道:“不是过了午才来?”沉香回道:“原说是,只许家早到京城,便先过来了。”见清月若有所思,清云道:“那我们也快去。”

一路无话,二人方至东院迎门,便瞧见几抹熟悉的人影。

“四姐姐,五姐姐!这儿!”文遥年纪尚幼,不过始龀,套着一身枫叶红小袄,远远瞧着像过年门上画的福娃。他撇下一同来的文迎,手上串着的珊瑚双兽手串跟贯了风似的跑过来,清云来回蹂搓着他的头,笑道:“跑那么快,也不怕磕着,让我瞧瞧,嗯,又圆滚了不少。”清月也附和点头,“这小脸儿,定是吃了不少肉的。”说着,清月又捏了捏文遥肥圆的脸蛋儿,文遥咯咯笑着,眼睛里荡着层清波似的光,“三哥每日都做燕鱼,说饮且食兮……兮寿而康,能吃是福气。”

清云忍不住打趣,“只做燕鱼怎吃得饱呢?”文遥想了想,又道:“自然……自然还有鸭羹、糖豌豆和花糕。”云月二人笑出声来,“倒是吃得有模有样才养的出这样滚圆儿的小人儿,来,再让我捏捏。”说着文遥又凑上去,不知姐姐们手上抹的什么香,闻着像橙花蜜的味道。

“风口不宜久站,快进去罢。”文迎走近过来,见身形颀长,穿着一件鸽蓝缎绣山纹对领长衣,腰单系一个月白绸面水纹单穗香囊,墨黑的眼睛里,眸光似焦枯的草,恰时野火未熄,卷着那层草欢腾起来。

清云细细瞧了一番,“啧啧“声道:“想是三哥也去水云间做了衣裳,平日见你只穿蜜黄色的,这不也瞒我了?”文迎顿了顿,再看了眼一旁的清月,遂道:“赶巧了。”

“瞧瞧她,不过往她那儿说了几句话,这会子不忘编排人,这风也让她受着,我们先进去。”说着,清月拉过文遥的小手,一面推搡着文迎进去。清云往身前一探。对夹在中间的文迎道:“三婶婶怎没来?”

文迎唉了声气,“原好了许多,又碰上这几日起风,才吃了药睡了。”清云空了半晌,回道:“前儿桂嬷嬷家来了人,为她家哥儿读书的事,我想着六弟不日也要回书苑,不如让他也过来见见人,日后也算个照应。”文迎笑了笑也未搭话。

方至影壁,迎面正站着二十一二个未见过的女使,皆敛声屏气,清一色夏云灰的粗布衣裳,见东家衣着显贵,为首年长的妈妈忙近来作揖问安,身后女使也纷纷道毕,随后众人鱼贯而入,为首是两张紫檀素面南宫帽椅,坐着江老太太与崔老太太,一旁紧靠着一张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正坐着一位妇人,衣着比之逊色,却仍有贵门之风。

再瞧下首左侧,正前坐着许家老爷,往后依次为崔家外戚与自家长房二房,右侧则坐小辈,先是许家姊妹,再有崔家,往后则站着文逸与文适。

几人见之心觉姗姗来迟,忙作揖问安,毕后江老太太探身示意,一面拉过一旁妇人的手,双眼明亮透着笑意,“你们过来,呵呵……可还认得?这是许家长房柏大娘子,你们该叫她表伯母,呐,那便是你们的表伯父了。”说着,江老太太又一面指着下首左侧正前的许家老爷。

向许家夫妇道毕后,江老太太又对柏氏道:“上次见面,他们才及膝哩……在我那姐姐的……白事上,都打过照面的,真人庇佑,瞧瞧他们,个个出挑,你们在唐州做官事,皆是圆满的……”念及伤心处,突然默语垂泪,崔老太太一面见之,心想起多年未见的女儿们与外孙们,亦触动情肠感伤起来,崔氏与柏氏忙起身圈住两位老太太一阵宽慰,见场面一时怔住,遂转了笑颜说话,江老太太道:“是,是……才见面的一味地哭做什么。”说着,又忍不住落了几滴泪。

柏氏轻叹,又随之感慨道:“才说我这些侄辈们,一别多年,竟个个出落得标致,生养得极好,都是有福气的。”

崔氏闻言,忍不住笑恼道:“真真儿是表嫂一张嘴,把他们哄得什么似的,都是没长大的猢狲,上不得台盘,你们来——”崔氏一面笑着,一面招手让自家子女上前听话,“你瞧,这会子听了你的话,可不都规矩了些?”

道毕,众人皆笑,江老太太道:“平日倒拘着他们,这会子也别拘着了,都过来才是。”说着,遂示意许家子女纷纷起身相见。

崔氏“欸”了声,心里已记着各自的年岁,忙上前拉过一人的手,声色难得轻柔,只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