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母看着妯娌满脸惊恐的样子很想笑,“丹萍,了丫头的一片心意,尝尝吧。”
林知了心说,原来二婶叫张丹萍啊。
真是人不如其名!
二婶张丹萍双目盯着林知了,试探着捏一块。林知了转过身去,她暗暗松了一口气。薛母心下奇怪,这么怕她怎么还敢大吼大叫。
那自然是薛二婶的嘴比脑子快。
薛瑞从卧室出来正好跟林知了四目相对,他本能后退,请林知了先出去。
林知了微微抬起下巴,素来称不上机灵的人仓皇上前拿一块桂花糕。林知了转向门外,在院中的陈文君抬手指着窗台:“在那里找到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林知了看着她慌乱的样子心底愈发好笑,心说方才二嫂答应帮她洗衣,她回屋换下裙子来回两次经过窗台,上面有没有桂花糕她不知道吗?看在孩子的份上,林知了当一次睁眼瞎:“定是谁想打开尝尝,突然有什么事随手放在那边忘记了。”朝小鱼儿和小鸽子招招手。
俩孩子跑过来。
林知了伸手接一下:“慢慢走。”
薛瑜朝大嫂看去:“三嫂——”
林知了捏一块桂花糕塞她口中,又给她一块,随后给弟弟两块,“吃完就去看看鸡有没有下蛋。”
话音落下,大伯哥挑着水进来。林知了朝大嫂走两步:“大嫂,您也尝尝。”
“我不饿。”陈文君说出来眼神有些慌乱。
林知了点点头:“那我放橱柜里,饿了自己拿啊。”到厨房给大伯哥和薛琬一块。薛琬愣住,她也有啊。林知了挑眉,不给面子?薛琬急急忙忙接过去。薛大哥见状安抚堂妹:“你三嫂刀子嘴豆腐心。”
“大哥,吃您的吧。”林知了把所剩不多的桂花糕放橱柜中,掰半块尝尝味儿,又去堂屋找婆婆拿钥匙。
林知了前世多年不曾见过太阳底下的新鲜蔬菜,到隔壁院中看到满院青紫怅然若失,原来她真从末世炼狱来到了人世间啊。
原先打算薅青菜,发现有茄子和豇豆,结的很多,林知了就摘八个茄子和一筐豇豆,又薅几头蒜。
回到家中原身的身体习惯让她洗茄子和豇豆。洗好后林知了才想起她本人没有做过菜。虽然有原身的记忆,可看起来会跟实际操作有很大不同。薛琬只是不抗事不是傻。先前唯唯诺诺可以说她是装的,切菜的动作生疏又作何解释。
林知了往锅里倒几瓢水,对薛琬说道:“我烧火,你把豇豆掰三指宽,茄子掰开。”
薛琬心底奇怪,案板上有刀,为何用掰的啊。可她不敢问。薛琬恐怕林知了嫌她做事慢,一次掰三根,豇豆掰好就掰茄子。
林知了指着滚开的水,“豇豆放进去煮熟。”
好在林知了还有些常识,记得半生不熟的豇豆有毒。
林知了尝一口感觉熟了就吐出来,又煮片刻,叫薛琬用笊篱把豇豆捞出,锅上放笼屉蒸茄子。薛琬暂时闲了下来,林知了让她把蒜拍扁。薛琬看着带皮的蒜瓣,心说不用剥皮吗?薛琬不敢问,拍扁等指示。
林知了叫她去皮。薛琬心里犯嘀咕,前后有何不同啊。拍扁的蒜拿到手里,薛琬意识到不同,蒜皮很容易去掉,还不费指甲。
茄子蒸熟后,林知了叫薛琬炒蒜蓉,然后加上盐和酱油等调料分别拌豇豆和茄子。
林知了捏一块尝尝,比记忆中的味道香,心说难道是因为前世太久没吃过人吃的东西。不论如何没有翻车就行。
林知了到院里,看到二哥二嫂晾衣服:“用饭了。”
家里人多便把两张小饭桌并到一起——其中一张是薛家两位兄长从城里拉回来的。
一人一碗粥,俩小的各半碗,陶锅中只剩大半碗的样子。林知了把锅放到婆婆身边。薛母欣慰地笑了:“我吃不了那么多。给你大嫂,她一个人吃两个人补。”
薛瑜不禁朝她看去,林知了见状夹一块茄子:“小鱼儿,尝尝我做的茄子。”
薛琬下意识朝林知了看去。
林知了:“以前你做过吗?”
薛琬低下头,没有做过,她也不会做。
薛母看到这一幕,明白了什么:“理儿媳妇教琬儿做的吧?我尝尝好不好吃。”
“我做的错不了。”林知了给弟弟夹一块茄子,“小鸽子,好不好吃?”
小鸽子还没咽下去就说:“阿姐做的最最——最好吃!”
薛二婶撇撇嘴,不愧是死丫头的弟弟,长了一张巧嘴。
刘丽娘夹起豇豆,又尝尝茄子:“很好吃。三弟妹,怎么做的啊?看着不像炒的。”
林知了朝薛琬看去。薛琬心说,怎么又是我啊。哥嫂都看向她,薛琬吞吞吐吐把做法详细说一遍,包括林知了叫她先拍蒜后扒皮。
以前多是原身掌勺,薛母烧火,薛瑜打下手,干剥蒜洗菜这种活。薛母不曾见过原身剥蒜,听了侄女的那番话非但没有一丝怀疑,还在心里感慨,原来林家姑娘这么贤惠啊。
难怪理儿劝她林知了也很好。
准备的菜多,虽然粥少,一家老小也吃得饱饱的。
放下碗筷,林知了看向大嫂和薛琬:“谁刷锅洗碗?”
薛母心疼未出生的孩子:“我——”
“婆婆,您是长辈。”林知了不是要给众人立规矩,这么多人住到一起,不事先言明,往后定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她要赚钱吃遍全城,哪有空今儿劝这个,明儿整治那个,跟居委会大妈似的。
薛大哥道:“弟妹,你大嫂身子——”
“大哥走镖时谁做饭啊?”林知了问。
薛大哥顿时无言以对。
刘丽娘说道:“不如这样,以后轮流做饭刷锅洗碗,两人一顿。我和二婶,大嫂和琬——”
薛二婶打断:“你和琬儿,我和你大嫂,叫她和你婆婆。她挑水累了就叫瑜丫头帮忙烧火。”说完朝薛母看去。
薛母问:“理儿媳妇,你怎么看?”
“可以。衣服自己洗。家里多人,叫谁洗都会把人累的腰酸手疼。种菜打扫牲口圈的活谁有空谁做。”林知了看向薛理的两位兄长。
好好的人医变兽医,薛二哥心底不满,想趁机嘲讽一句,你真会安排。手臂被人捏一下,薛二哥点点头:“娘,我清理牲口圈。”
薛大哥道:“我挑水吧。清晨起来挑水不耽误饭后上山。”
三东村这边山多,西北边双桥村附近有座山,东北边还有一座山,只是那座山离得远,有五六里路。
薛大哥以后一天到晚无事可做,五六里路对他而言不算远。可是陈文君不满,“三弟妹以后只是做饭?”
林知了叹气:“还要赚钱啊。我不如大嫂命好,大哥就在您身边。夫君远在京师大狱,我不出去赚钱,我那份您帮我出啊?”
陈文君脸色微变,发现婆婆神色不好:“我不是这个意思。”
“您是几个意思啊?”林知了好奇地问,“大嫂——”
薛母打断:“好了。了丫头下午是不是还有事?”
林知了其实也担心真把陈文君气的肚子疼,她见好就收:“婆婆帮我和小鸽子做两身冬衣,小鱼儿帮我看着小鸽子,我待会进城有点事。”
薛二婶不禁问:“你又进城?”
“是呀。琬妹妹不想去她前夫店里卖绣品,我不得给您找销路?”林知了问道。
薛二婶噎得有口难言。
刘丽娘见状想笑,又不是没见过她那张嘴气得族长想自杀,还一而再再而三招惹她,看来一个个都吃饱了。
林知了起身,小鸽子跟着起来。林知了摸摸弟弟的小脑袋:“婆婆要量你多高,给你做衣服,你不可以跟阿姐进城。”
薛母朝小鸽子招招手:“到伯母这里来。”
林知了抱起弟弟放婆婆怀里:“婆婆给你做好衣服阿姐就回来。”
薛瑜到母亲身后拉住小鸽子的手:“姐姐和你玩。”
林知了怀疑小孩被这两天的事吓得很不安,摸摸小孩的小脑袋:“姐姐给你买糖葫芦。”
薛瑜不禁抬头。
“也给你买!”
俩孩子笑了。
林知了回房找出薛理的笔墨,在纸上写下冰糖、藕、桂花、盐以及陶罐。
深秋时节莲藕上市,这个时候的藕便宜,林知了决定做桂花藕。写好后林知了忽然意识到桂花和冰糖做的桂花蜜要等上一些时日。原本想拿五百文,林知了又多拿三百文。
到城中林知了先买半斤桂花蜜,然后才买剩下的东西。桂花和陶罐很便宜,冰糖和盐贵。买了五斤藕和五斤糯米,林知了一看还有钱,就去买一个大大的食盒和二十个小碟子。食盒和碟子买的都是最便宜的。
林知了背着背篓拎着食盒,身上只剩几十文钱也不慌,只因明日便会赚回来一笔。
到家林知了就把东西放她房中。
薛母也在林知了房中,只因她房间宽敞,方便做衣服。小鸽子看到阿姐从地上爬起来。林知了脸色骤变:“坏了,忘了买糖葫芦。”
薛母对旁边帮她穿线的薛瑜说:“下回再买。”
林知了抱起弟弟:“下次再买?”
小鸽子恐怕阿姐不要他,见她回来比吃到糖葫芦还开心,窝在她怀中扭着身子撒娇。
林知了担心脱手,双手抱住他,“明日也和婆婆在家,阿姐再出去一趟?”
小孩猛然站直,“阿姐又要进城买东西啊?”
林知了把二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明日不得不进城:“阿姐要赚钱养小鸽子啊。”
“我可以少吃点!”小孩脱口而出。
林知了愣了一瞬,感到心酸:“不可以。小鸽子要长高高的,帮阿姐打坏人。”听到脚步声,朝外看去,刘丽娘进来,“弟妹买的什么啊?怎么还有个大食盒?”
林知了瞬间想到个好主意:“二嫂,我教你怎么做,你来做我去卖,赚的钱我六你四,东西用完就结算。你看如何?”
刘丽娘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你要去人家酒店里卖小吃?”朝婆婆看去,“虽然三弟被夺了功名,可他终归是朝廷钦点的探花,探花娘子沿街叫卖——这,可以吗?”
林知了:“卓文君可以当垆卖酒,林知了为何不能抛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