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相见卫青(1 / 1)

“知道你们激动,但先别激动。”

刘吉往下讲后续和应对。

等他讲完面对陛下厚赏,一推封王、二拒益封,三赠金帛于阵亡将士遗属。

四人都安静下来,或茫然,或肉疼,或若有所思,却都没有对刘吉推拒泼天权钱的谴责。

虽不明就里,但郎君此举一定自有他的道理。

陶杯和陶盘一时不能悟出原因,但他们拥护郎君的一切决定!

颜枢和鲁直识文断字、读史学经,心思更敏锐些。

二人对视一眼,似达成了某种共识,最终由颜枢开口:“郎君种种应对,可称得当。”

“虽有小小冒失,然不伤大雅,无须在意。反而突显郎君纯真质朴,更讨尊长怜爱。”

“但有一事,略显不妥……”

颜枢的未尽之言,刘吉有所猜测,抑或说昨天在殿上时,他就已有觉察。

他也不是听不得建议的性格,“仲枢但说无妨。”

颜枢有努力说得委婉:“兵权可谓龙之逆鳞,沾涉兵权的言行,宜当讳莫如深。”

“然郎君取金帛赏赐之九成,赠与阵亡将士遗属,此举便有些犯了忌讳。”

“确是如此。”昨天后来猪猪帝额外加码犒军,再与公卿们集议出的细则,就已让刘吉隐约明悟。

【不愧是你汉武帝!就是神粮在手,我又诸多铺垫,也仍没叫他忘记权谋制衡。】

蹲在腿边的系统狗扫扫尾巴,【这大概就是权利生物?】

【权谋就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有时在脑子想明白之前,本能就已做出最佳应对。一切都是天赋所在而已。】

又冷不丁地补上一刀:【就像你的绿茶天赋。】

刘吉被刀,但不痛不痒:【我更愿意你说我的演技和情商天赋异禀。】

【。】狼灰狗头一甩,不想理睬。

这边,颜枢在继续说着:“倒也不必太过介怀。”

“因为受赠者乃是散居于郡国的将士遗属,而非仍战斗在边疆的勇武将士。只要日后不再多沾染军兵之事,就不成大忌。”

刘吉站直身体,郑重地向颜枢揖了一礼。

“有赖仲枢。前事重大,不敢泄密,因而不曾同仲枢你们商议,竟疏漏了不妥之处。”

“来日再有不妥之举,还请诸位教我!”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人帮忙查漏补缺,日子就会过得更安宁、轻松。

不过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利弊权衡,趋利避害,但抵不过他乐意。

鲁直和颜枢忙辞礼不敢受,“郎君言重!”

“郎君多礼了,本就是吾等分内之责,何谈请字。”

【演得好一个‘主臣相得’。】系统狗的尾巴扫帚一样,唰唰地在地上扫来扫去。

刘吉和颜枢把臂而立,目光与其余人对视一圈,这处回廊里一时间脉脉主臣温情萦绕。

也不耽搁他脑内反驳:【刘某礼贤下士之心,苍天可辨。】

……

【请准备签到:[历史事件-河南之战·收复河南地]!】

……

【倒计时:二十七日。】

车马辚辚。

逶迤的犒军使者队伍如溪流潺潺,自长安城门洞流出,向北淌去。

这一趟刘吉没有骑马赶路,而是乘坐了猪猪帝赏赐的驷马安车。

原来的车是车有篷盖,车厢四周不封闭的窗棂式,现已在方格軨内侧嵌置木板,将四面封闭,改成了栏板式马车。

简言之,车厢密封的马车,让刘吉在赶路时想箕坐就岔腿,想瘫着就躺平,怎么舒服怎么来!

车里只有护卫猛犬狼灰,趴在车内地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扫着尾巴。

【狼灰,你的人类同事效率还不错吧?】

刘吉调出任务界面,查看当前历史事件的签到倒计时,脑内炫耀。

提前一个半月发布准备签到提醒,在倒计时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终于从长安出发前往目的地河南地。

【不错不错。】系统脑音敷衍至极。

签到倒计时的限制,让刘吉献宝当天集议犒军细则时态度积极,恨不能立刻脚底长羽毛飞往前线,所以敲定的出发日期就很紧凑。

刘吉在宅子里歇整(准备)了三日,期间猪猪帝赏赐的金帛调配完毕。

其中一成——黄金百斤、布帛百匹,刘吉自留花销,被送到他下榻的官宅收放起来。

余下九成将被赠与阵亡将士遗属,却并不运往北疆前线,只是尽数暂存长安,待前去整理出可靠的阵亡将士抚恤籍册之后,再按册分发至各郡国的将士遗属手中。

所以刘吉这一趟只押运了猪猪帝所赐一千斤黄金,前往河南地交予车骑将军卫青犒军。

一千斤黄金的体积并不占地,两辆车轻松装下还空空荡荡的。

但护卫刘吉兼护送黄金的郎官、卫兵却有五百人马,加上一路的吃喝行李,让队伍瞬间膨胀。

一路浩浩荡荡。

这日夜晚,队伍停在直道旁的平地上,扎营露宿。

陶盘齐眉端举食案,为刘吉呈上烤肉、干粮麦饼和羊肉汤。

“郎君,若有不合口之处告诉仆,仆定竭力改进。”

这趟出行只有他和颜仲枢随从,陶杯和鲁伯敬留守长安官宅看家,他可得格外仔细侍奉郎君的衣食!

“你的灶上功夫,我从来都是满意的。”刘吉先端起食案上的羊肉汤,斯文地抿了一口。

呀呸!又骚又咸,微苦微涩。

羊肉做不好是真难吃啊。

他也真是富起来了,陶盘都舍得大方放盐了。

但是吧,他们即便用的是贵价盐,也难免仍带点苦涩杂味。

刘吉放下汤,把干粮麦饼掰断、敲碎了后泡进去,于是他就得到了一碗‘羊汤泡饼’。

一口饼汤,就一口烤肉,囫囵吞服。

至于说后世的精盐纯正无杂味,何不提炼精盐食用?

嗐!物理化学领域的技能,他一个偏科‘历史生’是一窍不通啊。

所幸陶盘确实有一把子灶上功夫,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能在简陋的调味、烹饪条件下,做出相对简朴但味道尚可的餐食。

总之比他的厨艺水平要高。

刘吉关怀道:“陶盘你和仲枢吃了吗?不用说了,我知道你们肯定还没吃,快去吧!”

“喏!”陶盘乐呵呵地去了。

吃到六分饱,满足了维持生命的需求,刘吉就不愿再多动一箸。

这时候他就有些想念刘女士了,想念刘女士做的浓油赤酱的回锅肉、红烧肉、糖醋里脊、宫保鸡丁……

思念的情绪随风刚潜入夜色,就被用完夕食后过来的陶盘和颜枢打断。

“请郎君安。”

“郎君安好。”

晨昏定省,算是让他们形成定制了。

可这是为人子之礼啊!

他都还没在刘女士面前尽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①,倒是先过了一把当爸爸的瘾。

好吧好吧,臣子臣子,是臣也是子,事主如事父,道理他都懂。

但是……当爸爸的感觉真不错!

“安好安好。”

刘吉飘飞的思绪再次收束,开启了下属相处模式。

关怀一下二人今日身体,问询两句一天的旅途,再天南海北随意闲聊几句。

他们离长安,出关中,走着直道,一路行来都一路顺风。

“……昔日始皇帝修筑的驰道,倒是便利了后来人。”聊着聊着,颜枢随口感叹一句。

不仅方便了他们行路,更便利了大汉北击匈奴。

“像直道一类的一座座大山,全都压上了秦的肩背,终于一日不堪重负,它被压倒了。”

刘吉也随口感慨:“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大概就是这样罢。”

颜枢一时静默,望着天上一轮圆月。

“大抵如此了。”

随着日渐相处,刘吉也越来越和颜枢他们合得来了。

不说三观完全相合,至少在历史观这方面有不少看法相符。

颜枢出身鲁地,身为儒家学子,倒是难得少有的对秦始皇偏见不深。

……

星夜兼程,行路四五日。

刘吉一行犒军队伍终于抵达河南地前线。

战场前线,敌我交锋,大军来去不定。

早在两日前的半途,刘吉就派出几支郎官小队,分别前往数个可能的方位探路送信。

只等有小队找到卫青大帐所在并递上书信,再返回为队伍带路前往。

否则前线广阔,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扑空、错过,根本找不到大军的影儿。

在这一点上,飞将军李广深有同感。

所以等刘吉率队前往,距离卫青大帐尚有三里地时,就在前进的方向上见到了亲自来迎的卫青。

百来个亲兵,身穿方形甲片编成的披膊铁叶扎甲,胸背两甲用带子与肩相系,外加披膊护甲,头戴铁胄,或执长戟或背弓箭。

悍勇铁血之气,凝聚成势,随北风呼啸而来!

【不愧是跟随卫青痛饮匈奴血的好儿郎!】

在百数个士兵之前,立着一位将官,身着筩袖扎甲,以鱼鳞状小型甲片编成,与士兵扎甲形制相似,但行动会更灵便。

头戴尖顶皮弁,腰间皮带挂佩长剑。

【这就是那位大将军卫青啊!!!】

刘吉叫停驷马安车,身形轻矫地跳下车,当先疾步迎上前去。

对面大概没想到刘吉会在百步之外就弃车步行,也哗啦啦地迎上来。

就像是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

双向奔赴,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近到刘吉终于看清卫青的相貌,五官英挺却细致,不显粗犷,半长的胡须整洁顺直。

一如想象之中,身形昂藏,肩宽腰细腿长,气质却温润儒雅。

大将军卫青,有武将的身、文臣的脸,长得像武将之中的温雅儒将。

【大将军真好看!】

落在后面的系统狗,在脑内回应:【他要是长得丑,和汉武帝也传不了那些绯闻。】

疾步的刘吉脚下一绊,差点摔个五体投地。

之所以没摔成,是及时赶到的卫青一个大步上前,扶住刘吉的胳膊拉了他一把。

当事人近在咫尺,刘吉觉得干脆让他摔倒算了,刚好把头埋土里!

“卫青在此见过君侯。”

把刘吉扶住站稳,卫青就收手后撤一步,向刘吉躬身揖礼。

大将军卫青除了‘善骑射,材力绝人’的个人本领,善待士卒的为将守则,他为人的显著性格特征便是:谦和礼让,和善柔顺,仁厚谨慎。

此时对刘吉的冒失和尴尬,他体贴地选择了视若未见,只字不提。

【大将军的品格和功劳不是劳什子绯闻可以掩盖的!】

刘吉上前一步,扶起卫青,哈哈大笑:“哈哈哈,刘吉本该向卫将军行一个大礼。”

五体投地的俯拜,可不是一个大礼吗?

“既然卫将军不受,那刘吉就回个揖礼罢。”

说完也后撤一步,向卫青躬身揖礼。

“岂敢岂敢!君侯多礼了。”卫青连忙避礼不敢受。

双方相见,刘吉脚下不慎差点跌倒,却能豁达玩笑,让此间气氛迅速轻松起来。

“拜见车骑将军!”

“拜见君侯!”……

接着双方随行人员和护卫亲兵,也互相礼见。

重新站定,卫青身后的一个年轻小兵,看着刘吉开口:“你这人还算好相处嘛。”

刘吉循声望去,小兵十四五的年纪,五官英挺昳丽,稚嫩无须,身形倒是劲挺,只比卫青矮了一个头。

穿着士兵形制的披膊铁叶扎甲,却头戴皮弁。

白鹿皮制作的皮弁头冠,卫青戴了一顶,现在这个小兵头上也有一顶。

是这么随处可见的吗?

“小霍将军,你也很有趣。”

刘吉笑意浓厚,夸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