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妹妹(1 / 1)

暗潮 夜雨燃灯 1610 字 1个月前

三月十九日那天,江城下了半晌的雨。

雨丝细密,像一张潮湿又黏腻的网,这是工作日的早晨最不喜欢遇见的天气之一。

幸运的是,韶真并不用上班。

这是她辞掉工作,回江城的第一个月。

即使里里外外打扫过两遍,许久未住人的房子还是总有种陈旧的味道,挥之不去。

但还可以忍受。

毕竟,她回江城是为了躺平全职写文的,没必要放着以前家里的房子不住,再去另外租房。

临近中午那会,雨不知不觉停歇。

光线刺破云层从窗帘的空隙映进来,韶真在床上微微眯了下眼。

她的作息一向昼夜颠倒,睡到下午起床是常态。

本来想翻过身继续睡时,手机的消息提示音响了一下。

困意瞬间消散了大半。

韶真摸索出枕头边的手机,一张要醒不醒的脸对准前置摄像头。

第一下,没解锁。

她换了个角度,心想总不至于睡一觉起来手机不认得自己了吧。

直到锁屏界面显示“需要密码以启用面容ID”时,韶真彻底不困了,指尖烦躁地快速点了几个数字。

发来消息的是发小徐语宁:

阿真,生日快乐!

韶真出神了三秒。

第一反应是,对方打出“阿真”两个字的时候,紧跟着的联想词一定是“爱上了阿强”,这句话徐语宁时不时拿腔拿调地在她耳边吟唱。

然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今天是她生日。

回江城这段时间,日子过得昏昏沉沉,连同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

还没来得及感慨,这是她过得第一个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生日,下一秒,聊天框又跳出一条新消息。

徐语宁:我在Zueet预定了卡座,准备今天晚上给你个大惊喜!保准让你度过一个难忘的二十三岁!

韶真揉了下额角,隐隐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她回了句:惊、喜,哪个成分更多一点?

对方发了个捂嘴笑的表情包:一半一半吧。

哦,懂了。

惊大于喜。

但秉持着对好友的信任,韶真觉得她不至于做太出格的事。

徐语宁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消息:晚上八点左右,记得化个美美的妆。

过生日嘛,总要化个妆再出门的。

韶真没多想,回了句:嗯哼~

中午饭随便对付了点,韶真本来就不会做饭,再加上独居,就自己一个人觉得吃什么也无所谓。

说好听点,是对食物没太多要求。

说不好听,就是懒得做饭也懒得学。

要么外卖,要么各种速食食品。

再加上作息不规律。

韶真深知自己的生活习惯很不健康,但依然还是每天提心吊胆的……保持。

午饭刚过,韶真接到母亲陈怡的电话。

说起来,她的家庭情况是有些复杂的。

高二下学期,父母离婚,分开得很和平。

她被判给了父亲,母亲改嫁到京州周家,执意要带她一起去,并且抛出了那边教育资源更好,这种很难反驳拒绝的条件。

她爸韶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韶真印象很深刻的是,她和母亲去京州前,韶延站在卧室门口看她收拾行李,然后笑眯眯说:“你妈要离婚的时候,我就跟她说过:我不会阻止你走向更好的前程。这句话,爸爸也送给你。”

当时韶真愣了下。

韶延接着说:“爸这大半辈子也没攒到什么钱,等你去了京州,我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准备跟老同学一块出国务工。到时候,还能留点存款给你……”

记忆有点太久远,韶真都快记不清韶延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了。

大约是红了眼眶。

后来,韶真在京州读了高三,又读了大学。

继父家境优越,人也很好相处。

但莫名的,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就像老旧收音机的杂音,在信号良好时会冷不丁冒出来。

她对周家,一直都没有归属感。

这也是毕业后就选择回到江城的原因。

滑动接听,陈怡温柔的声音从那头传来:“小真,睡醒了吧?”

母亲近段给她打过不少电话,也清楚她的作息。

韶真将碗筷丢进水池,没急着刷,转身靠在水池边缘,轻轻“嗯”了一声。

陈怡笑吟吟地问:“今天你生日,不会不记得了吧?”

本来确实是忘了的。

韶真不想让陈怡觉得她生活过得颠三倒四,生日都记不清,又要操心她自己根本照顾不好自己。

于是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哪能,这不刚睡醒,还没来的及问你要生日礼物嘛。”

“你呀。”陈怡也跟着笑,“上周跟你说,让你搬回京州,你说不想。妈就让你哥把礼物捎带到江城了,他年后正好被派到江城分公司了。你周叔叔还叮嘱他要多照顾你呢。”

突然听到“你哥”这个称呼。

韶真怔了下,慢半拍才把这个称呼和周以慎这个人对上。

准确来说,是继兄,比她大三岁。

印象中,她和周以慎并不熟。

五年以来,除却年夜饭桌上扮演兄友妹恭的温情场面外,两人交集寥寥。

一想到要跟这位继兄见面,韶真难免有点紧张,毕竟,他太优秀,人生轨迹完全就是精英教育下出类拔萃的富家子弟。

相较之下,衬得她越发咸鱼。

好在,对方是大忙人。

捎带礼物应该也只用短暂地见一面,或许会出于涵养说句“生日快乐”,但绝不会真陪她过生日。

这么想着,紧张感稍稍缓解。

又和陈怡聊了几句,无非是叮嘱她照顾好自己,如果在江城待不下去就还回京州。

韶真笑笑:“再说吧。”

电话挂断后,看了眼时间,她去浴室冲了个澡。正裹着浴巾出来挑选晚上要穿的衣服,徐语宁很合时宜地发来一条消息:

请放弃你的宽松衣服,加入更权威的圈子!

韶真拎着宽松卫衣的手抖了一下,随后默默将卫衣又挂了回去。

她怀疑,这女人是不是在她家按摄像头了。

最终,翻遍衣柜,韶真终于找到一条黑色针织裙,勉强能符合徐语宁所说的“权威”。

一字领的设计,收腰款式。

只不过,是条短裙。

三月下旬这个温度,还需要再配一条丝袜。

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再配一双高跟鞋。

这是她从来没有尝试过的风格。

但如果作为生日穿搭的话,拍照应该会很出片。

记忆中,她好像确实有一双高跟鞋。

黑色皮面,红底,细跟搭配品牌标志性logo。

韶真在鞋柜角落里找到这双鞋,打开落了一层薄灰的鞋盒,拆掉包裹鞋身的防尘袋,鞋面泛着细腻崭新的光泽。

这是她十八岁生日时收到的礼物,来自于她并不太熟的继兄。

由于过完成人礼就临近高考,学业压力下,她一度把这双鞋遗忘,连试都没有试。上了大学又是以宽松舒适的衣服为主,就导致这双鞋在柜子里蒙尘了好几年。

如果不是搬回江城时收拾东西,她估计真要想不起来这双鞋子了。

韶真在落地镜前试了下,很合脚,并且,非常显腿长。

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是该感慨周以慎确实很有眼光,还是她成年之后脚码真的一点没变。

化完全妆,换好一身行头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韶真对镜拍了一张发给徐语宁。

韶真:够权威吗?

三秒之后,对方回复:何止权威,简直是妈妈级别。

“……”

韶真没回,点开了打车软件。

她还没考驾照,当然,也没车。

小电驴是她唯一的出行工具,只不过,今天这身,实在是不适合骑。

打到车的同一时间,微信来了一条新信息。

周以慎:陈姨托我把礼物带给你,现在方便吗?

韶真垂眼看着这条消息,点开后才发觉,距离上次跟他聊天已经是半年前。

想了一下,她礼貌地询问:哥,可以送到Zueet吗?朋友在那里给我过生日,我现在正准备过去。

那边沉寂有一分钟,韶真怀疑他是不是点开地图搜定位去了。

她刚想再加一句:如果不顺路的话,我明天有空自己去拿就可以。

一串字打完,手指即将按“发送”键时,周以慎回消息了。

周以慎:可以。

韶真连忙又将这行字删掉,像按照往常一样在他面前装乖,回复:好的,谢谢哥哥,那你到了给我发消息,我出去拿。

韶真默认周以慎不会想耽误时间进来给她过生日,所以,她自认为很善解人意地加了“我出去拿”这句话。

对方显然也认可这种方式。

回了一个“嗯”字。

塑料兄妹,果然还有点距离感比较好。

韶真在心里默默想着,而后披了件长款大衣出门。

晚上七点三十,公司大楼的灯熄灭了一大半。

顶层办公室里,周以慎盯着手机屏幕微微蹙眉。

地图搜索位置显示,Zueet是一家酒吧。

妹妹早就已经成年,去酒吧过生日也无可厚非。只是……

他目光触及那几个小字:商务Club

“商务”两个字让他难免多想。

周以慎揉了揉眉心,起身拎起西装外套。

妹妹一贯乖巧,是他不该多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