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1 / 1)

禁止街边售卖的第二天一早,一家小小的早餐店开业了。

“彩凤饭铺”的牌子是前一晚一号挂上去的。

因为胖花和土崽的存在,他们没有放鞭炮,只在门上贴了红红的开业大吉。

一号今天请了假,在店里看着胖花和土崽,彩凤忙着卖早饭,二号收钱。

大多数人都很着急,他们下了公交车,急匆匆地跑过来,买了东西,又着急地跳上公交车,时间堪堪够。

也有的人没那么着急,他们要了一碗粥,又买了油饼和鸡蛋,坐在桌子边慢慢吃,吃完之后,正好去等下一班公交。

这个店铺确实很好,前面是门面,后面有个小厨房,小厨房又隔出来一个小小的休息间。他们提前在这里准备了一张床。

床单和被子都是旧的,带着彩凤的气息。

因此,就算环境变了,孩子们也并不害怕。

他们在陌生的环境激动地左顾右盼,使劲地叫喊。一号不理他们,只要不掉下床,他什么都不管。

胖花还在长牙,口水滴答,土崽十一个月了,扶墙站的时间更长了一些,他一手扶墙,一手放在嘴里。

看样子,他很想吃下自己的整个拳头。

胖花和土崽的手上都是口水。

胖花爬来爬去,爬到了土崽的身边,她笑嘻嘻地伸出手,土崽友善地接住了她。两只满是口水的小胖手握在了一起。

一号看了一眼,又收回了视线。

“你们这个样子,”他嫌弃地说:“如果被客人看到,会被他们怀疑这家店的卫生问题。”

厨房里叮叮咚咚的,彩凤和二号都忙得不得了。

因为有了店,彩凤提前做了很多的饭菜。她炖了很大的一锅粥,粥是成本最低的东西,今天竟然卖得最好。

天气太冷了,海市的冬天温度不算低,但风很大,喝上一碗热粥是很好的享受。

彩凤还做了一大锅咸汤,里面打了鸡蛋。彩凤做饭技术不错,最善于的就是用不多的材料做出花团锦簇的样子。

只是几个鸡蛋,便在大锅里打出了浓稠的蛋花汤感觉来。

咸汤自然也是收费的,彩凤实在良心不安,因此,她提供了免费的咸菜。

菜市场的瘦小黄瓜极其便宜,她买了很多,切成条,用盐拌了拌,再加几滴香油,便是极好的味道了。

旁边有几家店租出去了,还有几家店铺的老板待价而沽,还在等待一个更高的价格。

但即使是已经租出去的那几家店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仍然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开业。

在这半个月里,彩凤饭铺便是这里唯一一家的早餐店。

到了后来,彩凤早就备下的食物竟然不够了,看着年轻人失望的眼神,彩凤拿起了面粉:“等一会,很快。”

她将面粉加了水,又快速地加了葱花和一点点盐,铁锅烧得热热的,薄薄的葱花饼很快便出锅了。

她挺不好意思:“对不起啊,准备少了。”

这些年轻人都是在厂子里干活的,彩凤觉得他们和大哥一样,都是有能力的人,不能饿着肚子上班。

“饼子不收钱了,也不多。”彩凤摆摆手:“快上班去吧,明天早饭肯定够。”

等到八点半的时候,他们才终于能够休息了。

彩凤累了,但十分兴奋,她甩着胳膊问:“二哥,今天挣多少钱?”

二号的眼睛快速地扫过抽屉:“今天的盈利已经完全覆盖之前我们采购食材的费用。”

彩凤瞪大了眼睛,鸡蛋他们买了好多,本来以为能够用一个月,现在看样子只能用十五天。但面粉至少还能用两个月,米、油、调料也能再用两三个月。

这些钱,他们一天就挣回来了?

那岂不是之后的每一天收到的钱,都是纯赚了吗?

彩凤乐呵呵地笑起来:“明天就能把打柜子的钱挣回来,后天把改水电的钱挣回来,大后天挣的钱,就给大哥还钱。”

之后他们的生意每天都很好,直到周围的店陆续开业,才将客人分走一部分。

但彩凤已经占了先机。

她的店干净,亮堂堂的,感觉很温馨。她给的饭量很足,粥总是满满的,饼子很大,还有免费的咸菜。

彩凤姐还总是笑嘻嘻的,若是哪天没带钱,只要是熟面孔,说一声就行,下次补上,她不计较。

虽然那个收钱的总是低着头不说话,还男女莫辨,但算钱又快又准。但他们上班的人不就图个快吗。

年轻人挺喜欢去她店里吃饭的。

即使又开业了几家早餐店,年轻人们图新鲜,去了几次,慢慢的,还是又回彩凤饭铺吃了。

周围的早餐店为了早点开业挣钱,装修并不怎么认真,灯光昏暗,墙面不然斑驳不然惨白,环境上就输了一筹。

那些店老板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慢慢地调整了自己的食谱,尽量不和彩凤饭铺一样。有的做起了午饭,有的做起了自己的家乡菜。

慢慢的,这里的饭店多样化了起来,倒是又吸引了另外一些客人过来。

彩凤看着周围的饭店慢慢也生意稳定了下来,她也舒了口气。

大家都不容易,都能挣到钱,才是最好的事情。

一号帮了几天忙,就去上班了。玉兰知道他家里人刚开了店,因此让他上午晚点来。

于是,每天一号还是帮忙看着胖花和土崽,直到店里没那么忙了,二号能接手孩子了,一号才去上班。

但不能总是这个样子。

二号忙得热火朝天,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一号严肃地考虑了这件事,然后和二号谈过:“我们是来占领地球的,不是来开饭店的。”

一号说得对,二号乖巧地点了头,他还抱着胖花。

胖花什么都听不懂,现在学着二号的模样点了个头。

“和彩凤说一声,让她自己想想办法,你以后不要去了。”

二号觉得有些为难,店里太忙了,彩凤还有孩子,如果他们不去帮忙的话,彩凤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年后说这事吧。”二号说:“先帮她把这一阵过去。”

一号同意了。

这几天,老钱嘴里天天都是过年过年的,若是以前,老钱这么絮叨的话,玉兰早就骂他了。

但现在,玉兰也变得宽宏大量起来。

“可以,”一号说:“过年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厂子里的生意还是很好,临近过年,大家都开始买对联和福字了,厂子里生产的福字到了大大小小的商店里。

大家果然很喜欢成套的福字,有的人自己买了用,还有的人买了送人。

还有些单位找了过来,想定几百个,当作过年的福利发给员工。

被一号每天维护的机器十分好用,运行流畅,生产量很大。二十万借出去了,但玉兰和老钱又挣到了很多钱。

玉兰已经算好了,年后再攒一攒,他们就能买一台新机器了。

本来老钱说等孩子放寒假就接过来的,但实在太忙,到了过年前几天,订单慢慢变少了,他才有时间将孩子和老人接了过来。

老钱的孩子叫钱天天,已经上初中了,和父母不一样,他个子高一些,是个十分壮硕的小男孩。

钱天天以为自己到了海市之后,父母会陪自己去景点玩。但到了之后,他才发现,爸妈每天都围着那个破机器在忙。

钱天天生了气,面对墙站着,表示自己的不满。

老钱没时间哄孩子,他从兜里拿出来一张绿票子,十分敷衍:“去干活,干好了给你张红的。”

一号再次扭头的时候,便看到钱天天变成了一个好孩子,笑容满面的坐在涂金粉的工人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小刷子,在福字上涂得十分起劲。

钱天天已经听父母说过要尊重一号了,现在他扯着嗓子嚎:“郝叔!郝叔!你看我干活干得咋样啊?”

变声期的破锣嗓子十分沙哑,一号不愿意理他,径直去了休息室,并且关上了房门。

院子里的破嗓子还在继续:“郝叔!郝叔!我干得好的话,你和我爸说一声呗!”

一号烦得很,在心里下了定义:“狡猾的人类生了个狡猾的小崽子。”

一号在躺椅上摇啊摇地思考着深刻的问题,人类的劣根性为何代代相传……

这个年,一号他们过得挺潦草。

尽管很多工厂关门了,很多年轻人回老家了,但仍然有些人留在海市挣加班工资。

只要有人,他们就得吃饭。

彩凤不舍得钱,即使是过年,她也坚持每天开店。

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在家里贴了对联和福字,孩子们换上了红衣服,他们一起吃了年夜饭。

主要是彩凤在说话,她的嘴巴不停,说着店铺的红火,描绘着美好的明天。

但吃完饭后,她便又去熬粥备菜了,只留下一号二号和两个小崽子。

他们四个面面相觑,四个人都不太理解过年的意义。

忽然,有了敲门声,一号走过去,将门打开。

老钱和钱天天站在门口,两个人还抬了个大篮子,累得呼哧呼哧的。

“我妈蒸的花饼,”老钱说:“明天一早吃,一年都吉利。”

老钱又说:“本来我是想买一头整猪的,给你家半扇,我家半扇……但你把钱全……算了,不说了。”

“新年快乐吧。”老钱说。

钱天天大声喊:“郝叔,新年快乐啊!”

一号点点头:“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