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旧(1 / 1)

林忆眉骨高,五官锐利浓重,说话时总带着来自摄影师的、习惯性的专注感。

江稚瞧得出他不是在开玩笑,也并不意外听见这句话——她知道这件事。

起初,只是欣赏对方的拍摄水平,所以江稚主动问问能不能接私单,可之后交集渐密,对方的目光也变了。

感知别人的喜欢并非难事,刻意忽略对彼此都是一种礼貌。

林忆并不是看不懂脸色的人,虽然不晓得他为什么非要说出来,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只能面对面讲清。

江稚整理好包里的东西,面上微笑依旧,“我想可能是我让你误会了什么,如果是我的什么行为让你产生了期待,那么我很抱歉。”

语罢,林忆脸上却没出现窘迫,反而笑得更坦然了些:“就刚才,就那一下,特别想让你知道而已,并不是让你给我答案。”

江稚和林忆首先是同事,他在被拒绝后依然要说明心思,似乎全然没有顾及之后的合作,这点让人有些恼火。

江稚后退了一步,“谢谢,抱歉。”

这就是要走的意思了。

林忆低头笑了一下,倏尔抬眉盯着她的背包,相册在里面凸出了棱角,难以忽视。

他想起那晚和江稚用餐时窗外的那个人,是叫池知舟吧。

林忆时常看见那张脸出现在对面大楼的广告牌里,设计新星。说实话,和江稚很配。

当时,这个人匆匆收住脚步,站在那就走不动道儿。他很会搭配,或者说是江稚很会为他搭配,总之,身为摄影师的林忆很欣赏池知舟那天的穿搭,深灰色的风衣把腰线收得很好,渲染出独特的气场,协调的面部比例非常适合特写,光是站在那不动就能引得路人回顾的程度,而这样的人,手里拎着的是面包袋子,拎着他和江稚的生活。

同时,对面的江稚正笑着说自己准备先求婚,林忆和窗外面的池知舟对视,然后说:“怎么是你女孩子求婚。”

江稚没再回答,林忆却瞧清了外面池知舟的神色,同事之间吃饭很正常,但池知舟的表情似乎并不知道这件事。他面上划过迷茫,和林忆对视时,所有情绪都被收敛进浓稠的黑。

那一瞬间,林忆甚至做好准备,池知舟会直接推门而入进来打断这场交谈。

但他没有,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面包,安静地转身离开。

池知舟这一转身,林忆看清了他对江稚的克制和尊重,也看清了自己和江稚的关系界限。

直到刚才江稚来取相册,姿态和目光依然珍视且柔和,只是整理时太过认真,认真到刻意。

林忆脑中冒出了个念头,也就问了出来:“你们分手了?”

有那么片刻,他猜过江稚和男朋友分手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这个,毕竟就是那之后没出一个月的事儿。

她知道这件事吗?池知舟说了吗?要是说了,江稚应当就不是这种态度对待相册了吧。

那么,林忆想,我需要说吗?

这个问题在林忆嘴边打转,还是收了回去,最后说了句孩子气的话。

“我这个人,既坏又自私,是吧?”

这句自嘲的话本该沉进空气里,江稚却听清了,她在门前顿住脚,工作室顶上的射灯打在她肩头,“也不至于这么说自己。”

林忆有心想再讲些什么,所有话都被电话铃声打断,他看见江稚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并没有立即接起来,而是回头说了句:“周末愉快,再见。”

这才推门出去。

工作室铁框玻璃门是林忆特别选的,为了配合复古工业风,里面装了高级缓冲轴。

这破门关闭的时候总是很慢,以至于门外的声音能漏进来,让刚刚告白失败的人听清始终礼貌客气的江稚对着电话那边说话。

无奈的嗔怪,装凶又忍不住笑意的抱怨,这些习惯性的熟稔连江稚本人都意识不到。

“干嘛?你又落下什么了?”

池知舟笑了一声,气息喷到手机的收音筒,不轻不重地撞了下。

“我是丢三落四的人吗?”

相册好重,江稚提了提肩上的包链,哼哼了声,“不好说。”

“我明天临时要去出差,你要把奶糖带去住几天吗?”他问得很大方。

偷狗的人还用这个语气,江稚反问:“池知舟,需要我提醒你昨天做了什么吗?”

“不用提醒。”池知舟问,“我还在公司,你什么时候来接我?”

江稚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来接你?”

半小时后,公司楼下停车场。

她敲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十二点半,有点饿。

池知舟和一位女同事交谈着绕进停车场,那位女同事穿着西装套裙,简约干练,蛮漂亮,是凌厉的那一种,江稚不由想起自己公司的许悦。

两人驻足停了几秒,似乎是确认最后的细节,池知舟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

道别时她注意到停在不远处的车,目光掠过车窗,和江稚四目相对,随即她露出礼貌的微笑,颔首示意,江稚也微笑着回以礼节性的点头。

池知舟拉开副驾驶坐进来,自顾自地拉上了安全带。

江稚望着后视镜里上了另一辆车的女人,问:“你同事认识我?”

“都认识你。”池知舟拿出手机快速回了几条消息,安静地等了会,最后转头看着江稚,“你不问了?”

他眼里带着期待,暗自盘算着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神情鲜少出现在这张脸上。

“问啊。”江稚戳了戳车窗,“你车不就停在那吗?为什么要我接你?”

池知舟眼里那些情绪悄无声息地瘪了下去,他继续专注于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得很轻。

“短途出差开车去,我带你回去接走奶糖,拿几件衣服就回来。”

江稚转头问:“这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池知舟调整了下坐姿,“那你不也来了么。”

江稚:“……”

池知舟目视前方又添了句:“开来开去的麻烦。”

“我就不麻烦?”

“那我来开?”池知舟说着就要解安全带。

江稚剜他一眼,发动了引擎,“这次你别想把奶糖带走。”

打开门那一瞬间,金色小导弹瞬间发射!

小狗爪子在地板上磨出急切的声音,它跺着脚,尾巴不知疲惫地摇着。

奶糖的绒毛还没全部褪去,依然保留着幼犬的圆润,但个头已经不小了,它先是扑向江稚,哼哼唧唧地用整个身子去蹭妈妈,湿漉漉的鼻子拱着她的手掌,然后又快速折返回自己客厅的小窝,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叼过来送给妈妈。

小狗热情澎湃,江稚被撞得连连后退,忍不住笑出声来。

“宝宝,你慢点,妈妈要被你扑倒啦。”

但奶糖正兴奋着,听见妈妈回应自己,更加努力地蹭蹭。小狗好忙,迎接完妈妈,爸爸那边也不能冷落,它哈着气去拱爸爸的裤腿。

池知舟一手解着衣扣,弯下腰用另一只手揉了揉奶糖的脑袋。

奶糖在两人之间打转,又扑回江稚身上,激动得站起来,两只爪子按上江稚的膝盖。

“奶糖胖了。”池知舟脱着外套说。

江稚瞪了他一眼,立刻伸手捂住奶糖的耳朵,“别跟我们闺女这么——”

池知舟挂衣服的动作明显一顿,眉眼扬了扬。

江稚闭上眼咬了自己舌头一口。

死嘴。

“先吃东西吧?”池知舟问。

今天江稚已经第三次听见他这么问了,但依旧不太想一起吃,她站起身,姿态是公事公办,“我就是来接奶糖。”

“我也是为了奶糖啊。”池知舟说。

江稚转头看向客厅那个智能喂食器,电子屏幕亮着,奶糖自己在家也能接受定时投喂。

池知舟顺着看过去,找话说:“空腹开车不安全,我是担心奶糖的安全,你不会对奶糖这么不负责吧。”

江稚收回视线,低头换鞋,领着奶糖往里走,“我就等着看交警大队什么时候请你去做安全大使。”

池知舟低头掩饰住笑意,随即问:“现做来不及了,外卖可以吗?”

“我都行。”江稚笑眯眯地盘腿坐在地上,抱着奶糖脑袋一顿吸。

她把包放在沙发上,手机响的时候因为有一大本相册在里面,以至于摸了半天才抓出电话。

池知舟看了一眼那个背包的轮廓,继而看向江稚接电话的手。

“喂,宝贝呀。”

听见这个称呼,池知舟收回视线,继续看外卖软件。

周嘉月问:“宝贝,看电影去不去?”

“下午估计不太行,晚上可以。”江稚揉着奶糖的耳朵。

“晚上啊……我看看票。”周嘉月敏锐地听见了奶糖哼唧和哈气的声音,“姐们儿,你这会在哪?”

江稚快速地回头看了眼在餐桌边点外卖的人,语速很快地回答;“池知舟家。”

“你们这天天见啊。”周嘉月感慨。

江稚又回头看了人一眼,低声回答:“今天风有点大。”

“给你刮过去了是吧。”周嘉月“哼”了一声,“那你忙吧,八点的票可以吗?”

江稚估算一下带奶糖回去安排好也差不多,还能有空闲收拾收拾屋子就应了下来。

池知舟端着水过来递给她,坐去沙发上,和那个背包就隔着两三个拳头的距离,不经意地问:“出门带那么重的东西?”

江稚把背包口按紧实,“别打听。”

……

外卖到了之后,池知舟摆好菜,他自己不太能吃辣,桌上那份麻婆豆腐的香气几乎能把其它菜的味道盖下去。

江稚喜欢吃这家的豆腐,调味料总是多要一份醋。

奶糖在餐桌旁边,期待地用尾巴扫地。

“奶糖真的很乖。”池知舟突然说,“上周我带它去体检,一点都不闹。”

“嗯。”江稚吃了第一口麻婆豆腐就开始心不在焉。

明明是熟悉且最喜欢的味道,但那辣味好像烧去了心里头。

池知舟没有听见反馈,咽下嘴里的饭,“记得第一次带它去选窝吗?挑了一小时,选了个粉色的牛奶盒子,结果它最喜欢的还是门口的地垫。”

江稚喝着汤,没说话。

“我给它买了个智能项圈,可以监测心率的那种。”池知舟继续说,“它现在每天运动量刚好,饮食也很规律,这段时间它就难受过一次,那次也怪我,给它罐头没收着量。”

来自老父亲的谆谆托付。

汤早就喝完了,江稚还是捧着碗,露出两只眼睛看着人,“我能照顾好它。”

“我知道。”池知舟望着她,“可是我离不开她。”

见物即彼。

江稚心脏某个角落痒了一下,嶙峋的情愫在沉默中虚张声势。

她错开对视,就差没把碗盖去脸上。

于是池知舟就继续输出,甚至还叹了口气,“看不见我总是出神,本来工作的时候家里有监控还能看看,去你家就看不着了。”

“我发照片给你。”江稚放下碗。

池知舟提醒她,“你刚才把我拉黑了。”

江稚手指缩了缩,她从颁奖之后到车上,悄悄把池知舟拉黑,怎么被发现得这么快。

“我……给你放出来。”

池知舟又说:“发照片也不行,这次项目太急,白天没时间看,而且要一直等消息更容易分神。”

“就三天的项目,被你说得像是要去十年。”江稚伸手拿纸巾。

池知舟顺着她的动作把纸巾盒往那边推了点,“度日如年,看了也分神。”

“都是你有理。”江稚被他这种转进如风的态度气笑了,问,“那你想怎么办?难道我晚上开视频给你看?”

池知舟终于放下筷子,表情很是一本正经。

“也行。”